拆违代拆迁,屡见不鲜的违法拆迁,拆违代拆迁强拆后怎么赔偿: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拆违代替拆迁,这是最常见的拆迁套路。通常情况下,“聪明”的征收部门会以房屋无证或是违建来告诉被征收人,房屋是违法建筑,拒绝补偿并达到拆迁的目的。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多次强调无证房屋不一定就是违法建筑。也就是说,对无证房屋被征收部门应当进行调查认定,而不是一早就一竿子认定为违法建筑不予补偿,对违建也应当视情况而定。
A是某村村民。2010年,其房屋因公共建设项目被政府征收,但由于安置不到位,安置房迟迟无法完工,迫于无奈的A在村内修建了一间平房作为过渡房。然2011年A的过渡房再次因城市建设被纳入征收拆迁范围。之前A只是把该房屋作为临时居住房,并未想过办理相关手续。
2013年11月,某市规划局对A的房屋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A的过渡房系属违法建筑,责令其3日内自行拆除。2013年12月,某市治理违法建设协调监察大队将A的过渡房强制拆除。
用过复议诉讼等一系列维权手段之后,2014年12月24日,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撤销该市规划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2015年3月17日,该市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判决该市治理违法建设协调监察大队拆除B房屋的行为违法。
在征收拆迁过程中将被征收人的房屋认定为违法建筑进而拆除的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甚至是城市,房屋建设手续不完善、不规范、超面积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其中既有历史成因的因素,也有当地政府办证程序不公开、不明确的因素。另一方面,在征收拆迁过程中,由于拆迁工期紧,拆迁难度大等种种原因,一些地方政府恰好利用一些房屋手续不全的问题大做文章。
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违法建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知,一般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在农用地上建造的建筑物。所谓“农用地”就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在未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前,擅自在农用地上建造房屋的,明确为相关法律所禁止,属于违法建筑。
在农村建设用地上建造房屋。农村建设用地包括村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非本村村民或者非本村村办企业,需要使用农村土地的,应当先走国家征地手续,将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土地,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方可在该地块上建设,否则该建筑就属于违法建筑。另外本村村民或者本村村办企业,在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在农村建设用地上建造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
当前主要存在以上两种违法建筑。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应严格审查拆除单位是否按照法律程序对自己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如拆除单位未按照程序进行拆除,当事人完全可以拒绝违法拆除。同时,拆除单位尽快拆除违法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推进与自己利益关系的工程进展等目的,违法建筑的所有权人只要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己申请复议或是诉讼的权利,来确认违法建筑的拆除是否合法,并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以拆违代拆迁违法吗
●拆违代拆迁强拆后怎么赔偿
●拆违代征案例
●以拆违代征收是否合法
●以违建代拆迁
●以违代拆
●以违代拆是否违法
●拆违代拆迁强拆后怎么赔偿
●代拆迁是什么意思
●以拆违代拆迁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索建国律师
来源:临律-拆违代拆迁,屡见不鲜的违法拆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