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一般程序审查什么项目,针对法院审理土地征收案件时需要审查什么,对于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规定,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为:(1)告知征
对于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规定,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为: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地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当地国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其对拟征地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据此,如果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征地过程中没有按照上述程序来做,将导致错误的征地审批。
2、土地征收的批准机关是否有批准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土地征收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据此,土地征收除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有批准权外,其他各级政府机关均无权批准。
3、征收农用地是否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3款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1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据此,在征收农用地时,如果没有经有权机关批准农用地转用而直接办理征地审批的,是违法的征地审批。也就是说,农用地转用是土地征收的前置程序。
4、土地征收是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
5、征收决定是否发生效力。
6、土地征收方案批准文件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予以公告。
7、土地征收公告的内容是否合法。
8、土地征收的批准文件是否有效。根据《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2年。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市、县2年内未用地或者未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有关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对于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规定,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为: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地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当地国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其对拟征地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据此,如果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征地过程中没有按照上述程序来做,将导致错误的征地审批。
2、土地征收的批准机关是否有批准权。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土地征收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据此,土地征收除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有批准权外,其他各级政府机关均无权批准。
3、征收农用地是否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3款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1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据此,在征收农用地时,如果没有经有权机关批准农用地转用而直接办理征地审批的,是违法的征地审批。也就是说,农用地转用是土地征收的前置程序。
4、土地征收是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
5、征收决定是否发生效力。
6、土地征收方案批准文件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予以公告。
7、土地征收公告的内容是否合法。
8、土地征收的批准文件是否有效。根据《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2年。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市、县2年内未用地或者未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有关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对于土地征收纠纷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否合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之规定,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为:
(1)告知征地情况。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地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当地国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3)组织征地听证。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其对拟征地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据此,如果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征地过程中没有按照上述程序来做,将导致错误的征地审批。
2、土地征收的批准机关是否有批准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土地征收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据此,土地征收除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有批准权外,其他各级政府机关均无权批准。
3、征收农用地是否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土地管理法》第45条第3款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1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据此,在征收农用地时,如果没有经有权机关批准农用地转用而直接办理征地审批的,是违法的征地审批。也就是说,农用地转用是土地征收的前置程序。
4、土地征收是否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
5、征收决定是否发生效力。
6、土地征收方案批准文件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予以公告。
7、土地征收公告的内容是否合法。
8、土地征收的批准文件是否有效。根据《关于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土地征收批准文件的有效期为2年。土地征收经依法批准后,市、县2年内未用地或者未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有关批准文件自动失效。
法律分析:土地征收的程序一般包括:
第一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第二步,提出建设用地申请,拟定报批方案。建设单位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政府部门审查,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批准。
第三步,实施征收方案,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签订合同。征收方案经批准后,由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并且由政府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第四步,公告征收补偿方案,支付征收土地费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政府对征收土地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并全额支付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三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二)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不拟订征收土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供地方案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征收土地方案时一并批准(涉及国有农用地的,供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
(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四)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
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的,只报批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
集体土地征用的程序的规定是: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第十三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第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征收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土地征收一般程序审查什么项目的
●土地征收一般程序审查什么项目内容
●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及流程
●土地征收的审批程序有哪些
●土地征收必须走10个流程
●土地征收审批流程
●土地征收程序的五个基本流程文库
●土地征收的一般程序
●土地征收的审批
●土地征收必须通过什么批准
●针对法院审理土地征收案件时需要审查什么内容
●针对法院审理土地征收案件时需要审查什么内容
●针对法院审理土地征收案件时需要审查什么资料
●土地征收法院管辖
●土地征用款案件法院受理吗
●土地征收案由
●司法征收土地需要多久
●土地征收司法丈量程序
●法院受理土地纠纷案件原则
●土地征收打官司的案例
●土地征收改革制度的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法律知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论述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变化,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历史意义,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在哪里查询进度呢,税务事项通知书在哪里查询: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村里的土地纠纷找哪个部门解决: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案例四川,四川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处理和维权: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纠纷案例分享材料,城市集体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的签订主体是,征地补偿协议应该和谁签订: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实施单位是哪里,集体土地征收主体的依据是什么: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法律条文解读最新版本,土地征收办法 -法律知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山西省土地征收有哪里政策,山西省占用耕地补偿标准 -法律知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工作流程图怎么画,集体土地违法建筑的强拆主体是什么: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方式的不合理性原因,农民集体土地征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工作汇报检察院发言,检察院程序一般怎么走?: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实施方案范本最新,辽源市征地补偿标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意见征询会,什么是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安徽土地征收标准文件最新版,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文件: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土地征收一般程序审查什么项目内容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水芷延
内容审核:侯承志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