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 环保拆迁 集体土地 企业 国有土地 强拆维权 工程占地 农田征收
电       话: 400-1598098 咨询热线: 13811117637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遇到违法强拆怎么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 发布时间:

    2024-08-06 08:16:17
  • 作者:

    圣运律师
  • 字体大小

    []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一)及时报警,敦促警察对非法强拆立案调查房屋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面对强拆,很多当事人容易情绪激动,以暴制暴,进而产生肢体冲突,甚至酿成血案。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一是无法获得当事人想达到的争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遇到违法强拆怎么处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一、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

(一)及时报警,敦促警察对非法强拆立案调查

房屋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面对强拆,很多当事人容易情绪激动,以暴制暴,进而产生肢体冲突,甚至酿成血案。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一是无法获得当事人想达到的争取到合理补偿的根本目的,二是可能危及当事人的人身安全,不建议大家采用。

科学的做法是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警察在接到公民报警后,有出警的义务。如果警察到达现场未阻止非法强拆的行为,属于不作为。如因故未能到达现场,当事人可在事后到县公安局书面报警,警方有义务对破坏公民财产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如果不立案,属于不作为,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来促使警察立案调查。

(二)摄影摄像,固定现场证据

强拆现场,是当事人事后维权的重要证据,因此,一定要第一时间对强拆实施现场进行摄影摄像,以保留现场实况这个有力证据。

在摄影摄像时,当事人应注意,摄影不要靠太近,以避免摄像设备被抢夺或损毁,但摄录的画面一定要清楚,包括强拆实施过程,参与强拆的人员情况都要摄入画面。最好同时有一人近前录音,在录音中能够辨别现场人员在强拆实施过程中的身份,职责等。

视频、音频等录好后,不要轻易从原始设备中删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留在原始摄录设备上,并同时备份。

(三)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调查取证,提起诉讼

强拆现场情况复杂,背后的法律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实施强拆很少政府亲自出马,常常会以开发商、社区、村委会甚至社会闲散人员具体操作的方式来实现。就算有政府工作人员到现场指挥,事后也以各种借口推脱的一干二净。

因此,对当事人来说,如果你的房子已经被强拆了,简单说就是有人以暴力手段侵犯你的财产权,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实施了这一行为,对于当事人来说,通过司法途径都是唯一机制,如果是个人实施了这一行为,那么涉及到刑事犯罪,我们应该敦促警察立案调查,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进行赔偿。

二、政府强拆违法行为怎么赔偿

政府强拆违法行为的赔偿方法如下:

1、产权调换的补偿标准,按照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即采取产权调换方式的补偿标准是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其中,偿还面积与原面积相等的部分,按重置价格计算结构差价,偿还面积超过原面积部分,按商品房价格结算,偿还面积不足原面积部分,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度结算;

2、货币补偿标准,按照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度计算,实行货币补偿的,应由房屋所在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或法定评估机构对被拆除房屋进行评估,以评估价格作为计算依据。

强拆维权的方法如下:

1、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

2、在遭受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4、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综上所述,政府强拆违法行为应当赔偿当事人相应的费用,对当事人进行妥善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

三、遇到违法强拆怎么处理

遇到违法强拆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一、遭遇非法强拆到哪里举报

遭遇非法强拆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举报。公民的房屋遭受到非法强拆时,公民是可以通过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来举报的,如果不涉及到犯罪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维权。限制被拆迁人人身自由、对被拆迁人进行人身攻击、采取扔砖头、半夜砸门、破坏被拆迁人财产、打恐吓电话、散布恐吓传言等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此种行为的人员是一些社会的闲散人员。

二、对于强拆民房犯法律了吗

强拆民房一般来说犯法,但如果是由法院作出判决强拆的,那就是合法的。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复议诉讼期间能否强拆

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能进行强拆活动。对于当事人的建筑物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强行拆除的,应当事先予以通知和公告,当事人对此既不提起诉讼也不申请行政复议且也不自信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强行拆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三、城镇房屋拆迁,必须严格依法规范进行,必须充分尊重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等方面的意愿。立项前要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人的意见,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控制拆迁规模,对于没有经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群众意见较大的项目,一律不得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要严格控制行政强制拆迁的数量,实施行政强制拆迁要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并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定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呢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理

政府违法强拆如何申请赔偿

政府违法强拆怎么办?

政府违法强拆负什么责任

政府违法强拆怎样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政府违法强拆向哪个部门举报

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理

政府程序违法强拆是否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政府机关违法强拆怎么办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拆迁房屋装修补偿费,政府拆房子装修补偿标准:今日房屋拆迁补偿规定更新

关于一般强拆怎么处罚?,强拆怎么处罚,政府强拆是违法的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河南漯河:房屋被强拆,区政府辩称排除妨碍?法院:不合法!,河南排除妨害纠纷怎样维权: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告政府非法征地不立案怎么办呢,怎么告政府违法征地: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湖北胜诉案例」京康律师打赢县政府!为当事人找到补偿标准,谷城县打官司律师费?: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租用的土地被征收,其土地上的农作物和竹子是否有赔偿?按多少赔偿?,农村土地被政府租用怎么个赔偿法: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行政诉讼期间政府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行政诉讼期间政府怎样强制执行: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拆迁的补偿规定,企业拆迁政府补偿标准: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北京平谷区请律师代理案件收费标准是什么,律师费收费标准2023,北京平谷区请律师代理案件如何收费(政府指导价2023):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被政府征地的赔偿问题,政府征收土地如何赔偿: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农村宅基地征地补偿找政府那个部门,农村拆迁宅基地怎么补偿: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当地政府违规征地去哪里告,当地政府违规征地去哪告: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当地政府违规征地去哪里告?,当地政府违规征地去哪告: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府有权利拆老百姓的房子吗,政府拆老房子的政策: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为什么政府要拆农村的房子,为什么政府要拆农村的房子呢: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征地拆迁的解决办法:寻求法律途径与政府协商,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处理对策是怎样的: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府的错误行为怎么处理,因政府行为造成的损失: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西乌珠穆沁旗政府门户网站,西乌珠穆沁旗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最新:今日拆迁说法百科

东乌珠穆沁旗人民政府,东乌珠穆沁旗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4最新:今日拆迁说法百科

违章建筑的曹园如果被违法强拆了,政府会给拆迁补偿吗,曹园村租房:今日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李轩教授

来源:头条-政府违法强拆应该怎么办,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电话:400-1598098    邮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

拆迁律师  征地律师  征地拆迁补偿  版权所有 ©2015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京ICP备11044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