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滦镇新一村拆迁吗,长安区滦镇新一村什么时候拆迁: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西安滦镇新一村拆迁吗,长安区滦镇新一村什么时候拆迁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西南部,南靠大秦岭的青华山和环山公路,西邻210国道(西万公路),北与西灵公路接壤,东有金沙河南北贯通。土地4500多亩。新中国成立初期,423户,1325人;20世纪70年代,560户,1560人;2011年底888户,3086人。
村西有大型农贸市场,数百家商业网点林立;村北有滦镇景民中学、滦镇社区卫生院、滦镇街道办事处等单位。
始建于唐初,村内有唐清凉寺和保林寺,现存保林寺石碑记:唐光宅元年(684)建寺于新村里,易名栗子新村。
清末分大小新村,本村为大新村(录于路碑)。1952土改时
将大新村划分为新一和新二村,延续至今。
村中有民国时期修建的药王庙,至今保留原貌;村东有金沙河数百年来形成的全貌可供观赏;村南有青华山旅游景点,卧佛寺常年香火不绝;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发展农业、林业、种植、饲养业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很大。
20世纪50年代,30%的农户住的是茅草棚,70%农户住着土木结构小瓦房;70年代,土木结构的瓦房占95%,茅草棚仅有5%左右;2000年至2011年,茅草房消失,土木结构的瓦房仅剩10%,90%以上的村民都盖起了二层三层小洋楼。
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为中心,靠担挑,人挖,镰刀收割庄稼,从事小农经济。70年代仍以农业为中心,靠人拉架子车和生产队几辆马车拉送粪土,收割庄稼,村民家庭有养猪、养鸡、养兔的,经济收入全凭生产队,劳动日工值仅三至五角钱,人均口粮二至三百斤。80年代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精耕细作,政府的惠民政策加上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的普遍实施,村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从事二、三产业的劲头倍增,2011年达到粮食大增产、经济大发展、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
20世纪50年代村里很少有大学生;70年代,每年上大学的有2—3名;90年代每年考入大学的有4—5名;2011年考上大学的本科生11名。
1961年西万公路(210国道)在村西建成通车,占地50余亩。1971年以后在村南(关栗园)有342部队、413部队以及203研究所,占地300余亩。1973年以后,又有沣峪区委、滦镇政府、派出所、卫生院、中学等设立在村北,占地150余亩。1993年5月滦镇集贸市场建成启用,占地32亩。
2011年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年底道路硬化43条,面积6300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17000米;安装路灯186盏;修建村两委会办公楼五间两层;环境绿化12000米;栽种树木2300株;美化墙壁21000平方米,刷新标语66条;修建老年人活动室一所;改厕、改灶,改圈、改水工作基本完成,健身广场正在建设阶段。滦镇街办被列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新一村处于镇区,开发潜力大,前景广阔。
1996年春季,长安县政协领导率团队来村里考察金沙河两岸植树造林现状。2009年秋季西安市市长陈宝根等领导来村考察新建的滦镇中心小学寄宿制情况。
投稿、闲谝
添加小编个人微信:
zai-chang-an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西安滦镇新一村拆迁吗最新消息
●西安滦镇新一村拆迁吗现在
●长安区滦镇新一村什么时候拆迁
●西安滦镇规划
●长安区滦镇拆迁
●长安区滦镇新一村什么时候拆
●长安区滦镇新一村搬迁
●西安滦镇新一村拆迁吗今年
投稿:吕欣凝
来源:头条-「长安村落」-滦镇街道新一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