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如下:1、税率不同:(1)年终奖单独计税时,使用的月度税率表;(2)而综合计税时,使用的是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当然年终奖使用的月度税率表,也是从综合所得税率表转化而来。;2、
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如下:
1、税率不同:
(1)年终奖单独计税时,使用的月度税率表;
(2)而综合计税时,使用的是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当然年终奖使用的月度税率表,也是从综合所得税率表转化而来。;
2、计税依据不同:
(1)年终奖单独计税时,需要使用年度奖金总额除以12的数值,作为计税依据确定税率;
(2)而综合计税时,年终奖需要并入综合所得,按照综合所得确定税率。由于计税依据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3)年终奖单独计税时,是需要缴纳税款的;而综合计税时,可能并不需要缴纳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在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中均有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应纳税额是由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得出,应纳税额是企业应该缴纳的税额,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所得的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中,可以理解为税务利润,是按照企业所得税规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后的税法认可的利润,由于企业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可扣除成本费用损失等规定的差异(税会差异),税法认可的“税务利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利润总额”并不完全相等,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应纳税所得额=税务利润=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常见的税会差异点,包括税法规定需要视同销售,确认视同销售收入以及视同销售成本的情形;企业所得税明确规定税前扣除限额的规定,比如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职工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本期需要纳税调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需要取得合理扣除凭证的规定,汇算清缴前尚未取得合法扣除凭证的成本费用需要纳税调增;企业所得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规定等。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所得税中,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分为9类,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生产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
前四项属于综合所得的范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综合所得收入总额减去6万元基本费用、社保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认的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综合所得适用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以及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生产经营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前年度亏损后的金额,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五级超额累计税率。
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区别
1、综合所得是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的所得;经营所得是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偿服务、承包经营等经营行为的所得;
2、所得来源的法律关系主体不同,综合所得的收入,源自于自然人与雇主或客户之间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为获得收入的自然人,另一方为雇主或客户。经营所得的收入,来源于自然人设立的市场主体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是自然人设立的市场主体,而不是自然人本身,另一方则为客户;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式不同;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体现了经营所得者设立的市场主体的经营特点,它的减除项包含了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4、适用税率不同。个人所得税法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则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综合所得主要包括内容分别是:
1、工资薪金,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指个人从事设计、安装、医疗、法律、会计、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存在雇佣关系;
3、稿酬,指作品发表后交付给作者的稿费,它是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
4、特许权使用费,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所得。
综上所述,综合所得的性质是自然人通过提供劳动、劳务等获得的,经营所得性质是自然人通过其设立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获得的;综合所得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为获得收入的自然人,另一方为雇主或客户,经营所得法律关系中,一方是市场主体,另一方为客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是什么
●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在哪
●并入综合所得什么意思
●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
●并入当年综合所得 不并入综合所得
●并入综合所得怎么计算
●不并入综合所得的有
●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在哪
●并入综合所得税
●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的项目
●个人独资企业拆迁款用交税吗 ,个人独资企业拆迁所得要缴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需不需要缴纳征地补偿款所得税?,企业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损失的所得税处理,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补偿收入: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补偿款要交企业所得税嘛,企业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征地补偿所得税如何缴纳,征地补偿费所得税如何缴纳: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收入企业所得税 ,拆迁收入企业所得税: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拆迁赔偿款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企业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主要有哪些,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违约金收入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违约金要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将闲置房屋无偿借给政府 企业所得税,企业闲置房屋用不用交房产税: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策性搬迁补偿收入的所得税处理 ,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补偿收入: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策搬迁补偿所得税账务处理 ,政策性搬迁补偿收入的所得税处理 -公司税务: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补偿款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吗,公司补偿款要交所得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外资企业拆迁政府补偿的所得税处理是什么?,外资企业拆迁的税务: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补偿款要交企业所得税么,企业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策性搬迁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搬迁税收优惠政策: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新企业拆迁补偿税收政策是什么?,政策性拆迁补偿企业所得税: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政策性搬迁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搬迁税收优惠政策: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2023年企业拆迁款需要交所得税吗,2023年企业的拆迁补偿款要交税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最新企业拆迁补偿税收政策是什么?,政策性拆迁补偿企业所得税: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范美华律师
来源:中国法院网-并入综合所得和不并入综合所得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