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通解通读》| 居委会、村委会的法人资格,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日常生活中简称居委会和村委会。它们解决居民、村民的难事纠纷,传达上级机关的任务、通知通告,是我国整个行政管理系统里面的毛细血管,连接着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日常生活中简称居委会和村委会。它们解决居民、村民的难事纠纷,传达上级机关的任务、通知通告,是我国整个行政管理系统里面的毛细血管,连接着终端上的每一个细胞。
《民法典》第101条第1款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居委会、村委会的基本特点
_ 群众性 居委会、村委会跟群众联系非常密切;
_ 基层性 居委会、村委会是我国行政管理的最根本之处,毛细血管最接顶端之处;
_ 自治性 居委会、村委会不是行政机关,而是群众自治组织。它们没有领导者,乡镇政府对于村委会、区政府对于居委会只是指导关系,而非行政上的领导关系。
《民法典》赋予居委会、村委会法人资格
居委会、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居委会、村委会按照各级机关的指导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在这过程中,居委会、村委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各种交易活动、订立合同、为维护自身权利开展诉讼等,此时居委会、村委会需要一个独立的名义。但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名分,村委会、居委会在很多社会经济活动中无所适从。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赋予了居委会、村委会法人资格,使其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事项更加顺畅。
居委会、村委会的法人资格
使民事活动化繁为简
若没有独立的主体资格,意味着组织体内的成员一起进行各种民事活动,活动不便且交易成本高。《民法典》赋予了居委会、村委会法人资格,使它能以一个人的名义去签订合同、登记、参加交易、起诉应诉,起到了法律关系上化繁为简、降低交易费用,使交易便捷,民事活动更加方便。
有法人资格后,更多事情做起来更便利。例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被赋予法人资格后,民政部和各地民政部门陆续为全国的居委会、村委会颁发了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主体的数字身份证,在参与经济活动中到处都要用到,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民事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
《民法典》101条一次性的赋予基层自治组织法人资格,使其以后能够更方便的参与民事活动,保护自己的权利,也更方便的服务于它所服务的对象,即人民群众。
未设集体经济组织的
村委会代行职能
《民法典》第101条第2款
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
当下,集体经济组织尚未有效构建,又需要集体经济组织行使经济职权,村委会可以代理行使。在将来,集体经济组织普遍有效构建起来后,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要政经分离,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起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调解邻里纠纷、协助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代表群众向上级反映各种问题等作用,它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协助基层治理的作用。
《民法典》颁布前后
居委会、村委会主体地位
发生哪些改变?
《民法典》颁布前,居委会、村委会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它承接着政府与最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它具备了很多的工作职能,但它只是一个没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民法典》颁布后,居委会、村委会具备了法人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在民事主体以及政府之间、居民之间的民事活动中,身份和地位更加明晰。
在我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数量众多,为履行其职能需要从事一些民事活动,有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居委会、村委会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事项更加顺畅。
一方面居委会、村委会只做履行职能的行为,非履行职能的行为不可以做;另一方面,只要是为履行职能、保护居民利益所涉及到的民事行为,都受法律保护。
据统计,北京目前已有6970个村(居)委会取得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居委会、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取得法人资格,能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能,有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
居委会、村委会成立之日
即取得法人资格
《民法典》明确赋予了居委会、村委会的法人资格,但是它的主体地位取得的过程、需要的条件是《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6条
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可以根据村民居住状况、集体土地所有权关系等分设若干村民小组。
这两部法律明确规定了居委会、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没有上级领导机关,但有相应指导机关,对于居委会来说就是不设区的市或者市辖区,对于村委会就是乡镇政府,当指导机关收到设立居委会、村委会的申请,批准确认之日,就是居委会、村委会成立之日,按照《民法典》规定,成立之日即取得法人资格。
居委会、村委会具有法人资格
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居委会、村委会不可避免的有服务于居民的交易行为,它们成为独立法人后,有资格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有自己的财产进行购买,造成损害时以居委会、村委会的名义对外承担相应的责任。没有法人资格时,村委会、居委会的债务由财政主管部门、上级指导部门来承担。当它们成为独立法人,就是法律上独立的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独立承担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
电视剧《山海情》中
村委会干部处境有名无实
电视剧《山海情》里,马得福作为村委会干部,一直想带乡亲们一起致富,从涌泉村移民来的人家都住在金滩村,但是一直没有通电,因为要满60户人家,才能达到通电指标,为了能给大家顺利通上电,马得福想尽一切办法拉移民,好不容易超60户了,3户移民因条件恶劣中途返回,差一户达到通电标准,严格按照规章办事的变电所所长不同意通电。
以马得福为例,我国村委员会基层干部往往经历着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在土地确权、车辆购置等方面纷纷碰壁,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管理、经营带来很大阻碍。
若无法人地位
市场活动中居委会、村委会处处碰壁
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不具备法人的条件下,在市场活动中,很多地方会受到阻碍。例如在一些权力确权上,权力要归属于一个民事主体,居委会、村委会不是民事主体,没有主体资格,确定权力的时候,就会遇到阻碍。再如登记制度,需要登记到权利人名下,权利人必须得是民事主体,居委会、村委会如果不是法人,就会屡屡碰壁。当居委会、村委会成为确定的民事主体,对民事主体起作用的制度,也适用于居委会、村委会。
确立法人地位
更有助于居委会、村委会委会明确其权责
确立法人地位,使居委会、村委会的身份、定位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基层群众组织开展工作服务于民。
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法律地位明晰,就能进一步确定其权、责、利,切实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有助于村委会、居委会更好的开展经济民事活动。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贵州省紫云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搞种植,全程指导农户发展产业,让村民们的钱包渐渐鼓起来,村支书在农产品丰收后,为了卖出产品上阵带货直播。
《民法典》开启基层建设新时代
居委会、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对管理范围内的居民、村民,有相应的服务职能,帮助村民直播致富也是其职能之一,《民法典》使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能以自身的民事主体名义做事,另外,居委会、村委会有自我管理职能,即对管理范围内的居民和村民有相应的管理权限,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直播带货既是服务活动,也是管理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直播带货所产生的收入不能成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收入,因居委会、村委会不是一个营利组织,本身没有经济职能,居委会、村委会是居民、村民的管理者,具体交易的过程和收益,应属于个人所有。
村委会、居委会法人
要从事为履职所需的民事活动
“法无禁止即可为”不是对于一切主体都适用,居委会、村委会不是营利法人,所以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不能赚取利润再归属于投资人。居委会、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组织,要从事为履职所需的民事活动,不能“法无禁止即可为”。
线上观众
状告居委会、村委会是行政诉讼吗?
岳_山
需要根据具体诉由判断诉讼类型,有时法律法规会赋予居委会、村委会行政审批的职能,例如宅基地的审核,村委会履行的是行政审批的职能,如对审核有异议,该诉讼是行政诉讼。其他一般为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该合同的履行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因民法典施行后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关规定。
侵权行为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是损害后果出现在民法典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该合同的履行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因民法典施行前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因民法典施行后履行合同发生争议的,适用民法典第三编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侵权行为发生在民法典施行前,但是损害后果出现在民法典施行后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对居委会的定义如下: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和城市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居民委员会按照居民的居住状况和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设立。一般以100~700户居民设立一个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如下:
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2、办理本居住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3、调解民间纠纷;
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5、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6、向人民政府或者其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民法典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民法典对居委会职责
●民法典居委会组织法
●民法总则 村委会
●民法典关于村委会的规定
●说明民法典明确居委会村委会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意义
●民法典关于居委会工作人员
●民法典对居委会职责
●民法典关于居委会
●民法典中居委会的职责有哪些
●农村拆迁安置房能否买卖?民法典中农村拆迁安置房能否过户: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安置房几年过户?民法典中拆迁安置房多久可以过户?: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民法典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定从2021年1月1日施实?2024民法典中关于土地经营权怎么规定的: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谷律师专栏】民法典第416条设定的超级优先权,民法典中的超级优先受偿权: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民法典征地补偿 ,民法典征地补偿: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民法典关于征收征用的规定是怎样的,民法典中国家对征用与征收的规定: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民法典新增法考系列之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与“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一户二宅怎么办?民法典规定一户二宅怎么确权,具体是什么: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农村土地侵权诉讼时效?民法典中农村土地侵权纠纷如何外理: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公司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怎么办?民法典公司土地所有权有年限吗: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2021年小产权房的规定民法典?民法典中小产权房有土地期限吗: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房子合同?民法典中房屋拆迁合同有多长时效: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房子合同?民法典中房屋拆迁合同有多长时效: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居住权拆迁补偿?2024民法典中购买居住权的房子拆迁怎么赔偿: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土地协议转让与招拍挂?民法典中招拍挂土地转让合同能否撤销: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土地出让金可以退吗??民法典中土地出让金合同能否撤销: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永久土地转让合同范本?民法典永久性土地转让合同合法吗: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安置地可以转让吗?民法典中拆迁安置房土地能否转让: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土地入股要换土地证吗?民法典土地入股需变更所有权人吗: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土地互换纠纷处理办法?民法典中土地互换双方签协议有效吗:今日在线房屋拆迁、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石珊律师
来源:临律-《民法典通解通读》| 居委会、村委会的法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