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为什么: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征收拆迁中,强拆、暴力拆迁事件屡见不鲜。一般来说,一旦涉及到暴力拆迁,都有一定的违法性,且会对被拆迁人造成严重的物质损失,甚至是身体伤害。就常理而论,被拆迁人遇到这种暴力拆迁的行为,都会采取相应的暴力反击,情况严重的,也会导致相对方一定的损伤。
对于被拆迁人在房屋强拆的的反击,在情感上,很大程度都能被理解。那在法律上,是否有合法性呢?换句话说,对于强拆,被拆迁人可以正当防卫吗?下面圣运律师来分析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正当防卫?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圣运律师提醒:该法条的重点在于一是侵害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合法行为不能正当防卫;二是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中;三是防卫人实施的防卫程度小于或等于侵害人实施的侵害程度,这就是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的意思。
在这样的情形下,实施的反击行为可定义为正当防卫,反之则可能是防卫过当或是过失、故意犯罪等。
二、强拆行为是否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既包括侵犯生命、健康权利的行为,也包括侵犯人身自由、公私财产等权利的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不应将不法侵害不当限缩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为。对于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不法侵害,可以实行防卫……该规定进一步细化了正当防卫的适用情形。具体而言,强拆是可以进行正当防卫的。
一来强拆行为侵害他人公私财产,甚至可能侵犯到他人生命、健康权利,是违法行为;
二来强拆行为也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综上,强拆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但这里圣运律师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强拆”,仅指非法强拆。比如偷拆、误拆、暴力拆迁等。非法强拆才是违法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强拆都是非法的。比如,建筑物属于违章建筑,政府正规合法执行强拆,这就不再是不法侵害,也就不能实行防卫。再比如,走完法定的强制执行程序,比如催告、处罚等等,被拆迁人放弃权利救济到了法定执行期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也就不能实行防卫。
三、对强拆的反击防卫,不能防卫过当。
《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定义明确不能超越一定限度。“一定限度”在《指导意见》中明确为:
准确认定“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考虑双方力量对比,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在判断不法侵害的危害程度时,不仅要考虑已经造成的损害,还要考虑造成进一步损害的紧迫危险性和现实可能性。不应当苛求防卫人必须采取与不法侵害基本相当的反击方式和强度。通过综合考量,对于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相差悬殊、明显过激的,应当认定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准确认定“造成重大损害”。“造成重大损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造成轻伤及以下损害的,不属于重大损害。防卫行为虽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但没有造成重大损害的,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总的来说,在征收实践中,被拆迁人为阻止非法暴力强拆而实施的防卫行为应当符合必要限度。除非在个案中强拆人员使用凶器对被拆迁人“往死里打”,否则对于主要目的为拖拽将被拆迁人强行搬离房屋院落的行为不能适用“无过当防卫”,即被拆迁人不能不顾必要限度持尖刀等凶器与强拆人员“拼命”。
最后,圣运律师提醒大家的是:尽管相关法律赋予了被拆迁人正当防卫的权利,但在实践中,正当防卫性质实难认定,且在反击过程中,被拆迁人根本无从去把握和权衡好防卫是否过当。因此,圣运律师建议大家在遇到暴力拆迁时,尽量不要“以暴制暴”,而是第一时间报警、拍照、录像摄像,保留好证据,以便事后再通过起诉确认强拆行为违法进而申请国家赔偿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惩戒不法侵害人员和机关。(文|黄小仙)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
●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为什么
●强拆可以正当防卫吗
●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知乎
●强拆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面对强拆应该怎么办
●对于强拆案件能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为什么
●合法强拆后怎么办
●强拆是否合理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赵雪玲律师
来源:中国法院网-强拆时的反击,能算正当防卫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