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要变搬迁2024年楼市或将迎来大变革!,2025拆迁: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拆迁搬迁四大不同,人民权益变更多:1、法律依据不同。2、参与主体不同。3、强制性不同。4、补偿标准不同。
2023年3月份北京市规资委公布《北京市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北京废止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制度,将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改为“搬迁”,规定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补偿纳入征收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实现征地与房屋搬迁同步实施,各项补偿方案、标准将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
从“拆迁”到“搬迁”,一字之差,引起了大众的敏感神经,“拆迁要大变天”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在已经快过完一半的2024年中,我们也看到不少地区跟进了北京这一政策,纷纷开始将拆迁变成搬迁。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搬迁就要正式登场了。
搬迁未来有望成为征迁主要模式,两者不同值得深思。
在拆迁律师深耕拆迁行业多年的经验来说,这些迹象并不是再说征迁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搬迁会成为所谓的主流。只有一种迹象是明确的——搬迁不再是一个地区、一个阶段性的政策,它必将会成为拆迁的一种重要形式,长期的存在着。
无论是城市更新政策的推行,还是从我国以往拆迁的发展轨迹来看,征迁的主流发展脉络应该是:大拆大建退场,更精细化的运作、更贴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拆迁方式会渐渐登场。
那么面对这样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对于行业从业者,该了解什么,才能更坦然的迎接这一革新呢?
拆迁变搬迁,法律依据、参与主体、强制性、补偿标准都有所不同,而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值得大家花点时间去了解。
拆迁搬迁四大不同,人民权益变更多。
那我们来具体盘点一下,拆迁和搬迁两者到底有何不同。
1、法律依据不同
从现行法律来看,法律法规对征收拆迁的细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协议搬迁”它并不是法律上的名词,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对于“协议搬迁”进行明确说明,目前只有个别城市针对协议搬迁制定规章制度。
协议搬迁重在协议,更强调被拆迁人的自愿性,即搬与不搬、什么价格搬皆是被拆迁人的自由。
2、参与主体不同
在征收过程中,征拆活动是由行政机关主导进行。
征收拆迁的主体都是法定的,但协议搬迁的主体却是多元的,可以是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等。在征收拆迁中,上述主体均不具有主导资格。
3、强制性不同
从强制性来说,协议搬迁并没有拆迁显得那么“强制”,它更强调以人为为本。在北京市出台的《办法》中就明确指出:集体土地上房屋搬迁补偿纳入征收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实现征地与房屋搬迁同步实施,各项补偿方案、标准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
可见搬迁是将房屋征收的各项权益赋予了业主,由土地房屋所有人集体商讨征收补偿、房屋安置等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意见。
4、补偿标准不同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拆迁与搬迁,两者的补偿方式并没有不同,两者均采取货币、房屋置换这样的形式;从补偿标准来看,拆迁的补偿标准往往有相关部门来制定,而搬迁户则更加注重市场价值和居民要求;从安置方式来说,拆迁后多是居民自省寻找安置房,而搬迁户一般是专门的机构统一规划安置。
搬迁登场的本质,也是城市建设走向精细化必然表现。
从拆迁与搬迁具体的这些不同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核心观念的转变,那就是搬迁让业主有了更多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民意将得到充分尊重和释放,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而从更具“强制意义”的拆迁到如今推行“以人为本”的搬迁,我们看到了这一政策如同城市更新一样的内核,那就是以一种精细化的运作,让城市建设从打造城市本身,回归到了让居住在其中的人过得舒心身上。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2021以后拆迁
●2025拆迁
●2021年拆迁还会继续吗
●2021年楼房拆迁
●今后拆迁
●21年拆迁
●202|年房屋拆迁价格是多少
●2025拆迁
●2021年拆迁还继续吗
●2021楼房拆迁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赵明媛律师
来源:临律-拆迁要变搬迁2024年楼市或将迎来大变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