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的是: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盛廷律师在解答被征收人来电咨询中发现,很多被征收人不重视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房子没有被强拆就一直等政府跟自己谈判,结果等啊等的就等的过了法定期限,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法定期限,因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我们的权利,我们的诉求才有可能得到支持。有句法谚这样说道“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意思就是说法律不保护怠于行使权利的人。
下面列举的一些法定期限,正处在征收过程中还没有请律师的被征收人要注意了。
首先,提起行政复议程序的法定期限,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知道其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为有些行政行为是不能直接诉讼或不能进行诉讼的,所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还是要引起重视的。
其次,提起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定期限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行政复议再提起诉讼,一种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者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比如复议机关是以邮寄方式向申请人送达行政复议决定书的,邮寄的在途时间不计算在内,自签收之日起算诉讼期限。若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复议期”即为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情况复杂的,最多可以延长三十日的复议期。
后者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但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年,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举个现实的例子,如果政府部门按法律要求对征收决定发布了公告,但是恰好被征收人在外地上班,没有看到,直到六个月以后回家才看到公告,然后以此为由称自己“才知道”征收事实,进而对征收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这种情况不属于法律上的“自知道”之日起算的情形,因为征收决定公告是向特定的人群作出的,只要大部分人知道征收公告即可,不需要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如果政府部门是向被征收人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这类特定向某个人作出的文书,就一定要让特定的这个人知道该行政行为。
所以碰到征收方面的法律问题时,及时的咨询专业律师,不要用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去计算“法定期限”,避免错过最佳维权时机。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的规定
●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的是
●房屋征收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房屋征收决定时限
●房屋征收期限是什么意思
●房屋征收决定的时效性
●征收房屋合法性认定年限
●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的是
●房屋征收的法定程序
●房屋征收决定的条件和程序如何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企业拆迁过程中要如何维权,企业拆迁过程中如何维权: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拆迁过程中要怎么维权?村里拆迁怎么维权:今日在线土地征收法律咨询
●企业拆迁过程中要如何维权?村里拆迁如何维权:今日在线土地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吴海丽律师
来源:头条-房屋征收过程中要重视法定期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