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5个热点问题,1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能否认定工伤?答:可以认定工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请示的答复》对此有明确答复,该情
1.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能否认定工伤?
答:可以认定工伤。《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对此有明确答复,该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2.被迫离职仲裁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 注意两点即可
第一点,要说明被迫离职的理由。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未提供劳动条件
第二点,要收集证据证明被迫离职的理由成立。
3.劳动争议案件一般要向哪个仲裁委提出?
答: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现实中,一般到单位所在地(也就是注册地)去申请劳动仲裁,去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则需要劳动者提供明确证据证明合同履行地地址。
4:入职单位工作了一年时间,单位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要求双倍工资?
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据此,入职一年,可以主张11个月双倍工资。
5:单位违法辞退,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吗?
答:可以。但在现实中,除三期女职工,医疗期职工,工伤职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基本没有可能。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第二、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第三、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四、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1、协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公平、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2、申请调解。劳动者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仲裁。如果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劳动者拒绝调解而要求仲裁的,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本单位没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起诉。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的5个热点问题有哪些
●劳动纠纷常见问题
●2021热点劳动纠纷案例
●劳动争议热点问题
●劳动争议热点难点问题诉讼指引
●常见的劳动纠纷案例汇总
●劳动纠纷十大经典案例
●劳动纠纷常见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热点难点
●劳动纠纷处理典型案例及分析
内容审核:邓海凤律师
来源:临律-劳动纠纷的5个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