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农民工工资必须按至少每月一次的方式来支付。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条 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
农民工工资必须按至少每月一次的方式来支付。
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三条 农民工有按时足额获得工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完成劳动任务。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 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如果农民工工资按件计算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由双方约定。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怎么处理工资拖欠纠纷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劳察机构投诉举报;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于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通过书面方式自行协商约定,或者依据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确定。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与农民工书面约定或者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和具体支付日期足额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按照月、周、日、小时为周期支付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由双方依法约定。
一、保障农民工工资中各单位部门的责任有哪些
(1)明确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首要责任。坚持市场主体负责、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原则;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应当依法予以清偿。
(2)压实地方人民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责,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健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的内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及时调解纠纷。
(3)明确部门职责,实现部门协同联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有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承担相应职责,做好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工作。
(4)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按照职责依法维护农民工获得工资的权利,发挥新闻媒体普法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用人单位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
二、老板压工资是否违法
老板压工资违法。
1、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2、如果出现老板压工资的情况,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
3、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保障的措施有:
1、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3、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4、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5、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6、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是多久
●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怎么算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多少个月
●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是多少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怎么填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规定
●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怎么算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是以下哪
●农民工工资支付周期和日期的解读
●在本记分周期内或者上一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在最近几个记分周期内,机动车驾驶人: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拆迁补偿款的支付周期需要几个工作日到账?房屋拆迁补偿的费用有哪些:今日在线强拆评估法律咨询
●拆迁征收的时间周期和流程是怎样的?,征收、拆迁的程序及期限是多长?: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刘鹏飞律师
来源:头条-农民工工资的支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