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始划定4条耕地和生态红线,具体分有4种做法!,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的区别: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国家开始划定4条耕地和生态红线,具体有4种做法:1、守住四条红线。2、落实保护优先序。3、绘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4、同步建设全国统一的“数、线、图”一致的数字化平台。
农村基本农田和耕地,早在二十多年前,官方已经制定了《农村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已经划定了18亿亩基本农田耕地的红线,使这些土地得到了法律的保护至今,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起到非常大的保护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原来划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红线,已经不再适应人口增长需要的要求了,必须要作出重新规划的必要了。
近期以来,国家自然资源部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粮念的土地和粮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又划定了4条耕地和生态红线,来保障我国人口增长对土地和生态的要求。
这次又明确划定了全国农村实际耕地面积不低于18.65亿亩和永久性基本农田15.46亿亩,全国各地划定了农村陆域生态环境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公里,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积红线不少于15万平方公里。
同时在全国农村开展针对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和永久性基本农田的红线、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城镇建设开发土地边界三条线的划定工作,其最终目的是用于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关键的基础性工作。
最近国家自然资源方面组织相关人员,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相关资料数据编制的,符合我国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基本国情的《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障红线、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红线。
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1、守住四条红线
全国各地农村要守住耕地红线不少于18.65亿亩面积,守住农村永久性基本农田红线不少于15.46亿亩面积,守住全国各地划定陆域生态环境保护面积红线不少于300万平方公里,守住国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积红线不少于15万平方公里。
2、落实保护优先序
全国各地农村,严控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各省份实际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范围控制在2020年现状的城镇建设用地的1.3倍以内,倒逼各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力度,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守住城镇开发边界线。
3、绘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自然资源方面,要协调各类专项规划需求和矛盾冲突,化解各地因国土资源所引起的方方面面的矛盾,提高全国各地节约集约土地水平,落实“多规合一”的土地政策。
4、同步建设全国统一的“数、线、图”一致的数字化平台
这种国土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立,是完全为了建设我国“数字国土”和“智慧国土”打好坚实的基础,搭好桥铺好路,实现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奠定了坚实的良好基础,确保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据“一张蓝图干到底”。
总而言之,国家新近划定的农村耕地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红线、陆域环境保护面积红线、海洋环境保护面积红线,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红线,是人民的生命线。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生态红线 耕地
●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的区别
●生态保护红线内的耕地
●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
●耕地红线,城市建设边界线及生态环境保护线的意义
●生态红线与基本农田重叠
●生态红线 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
●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的区别
●如何保护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
●国家耕地红线由谁提出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邓海凤律师
来源:临律-国家开始划定4条耕地和生态红线,具体分有4种做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