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首提“建设完整社区”,懂行:2类房子纳入拆迁的概率大增!: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从目前释放的信息看,这两类房子列入优先拆迁的概率大增:1、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现不太适合居住的危房。2、预制板房。
资料显示,我国从2013年开始推进棚改,然后由于2015年开启的全国战略去楼市库存需要,棚改进入大规模爆发期,平均每年保持600万套以上的改造速度。因棚改而补偿建设的安置房就达到近5000万套,这还不包括大量现金补偿的。可以说,在这期间被棚改的居民无疑是最幸运的,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了家庭几代人的命运。
不过,随着最后3年棚改攻坚计划的推进(2018年—2021年),实际在2020年底就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所有计划,棚改几乎等同于拆迁,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暂告一段落。这个时间点,基本与2019年7月住建部黄艳副部长宣布“即将告别大拆大建”相吻合。
虽然说现在还有棚改,但都是零星的了,比如2022年棚改开工了134万套,2023年也只有159万套,摊到每个省份、每座城市、每个小区,其实就很少了。
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就没有再拆迁造富的机会了呢?
老实说,房子都会变老变旧,无论是房型,还是品质等,都会逐渐变得与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不相适应。这样的房子,卖不好卖,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即便卖掉,还得贴一大笔存款才能置换,辛苦工作一辈子都给房子“霍霍”了。
关注相关信息的应该知道,拆迁律师也撰写过相关分析,从今年开始,国家新启动“三大工程”。这项被视为房地产新模式的工作已经在重点推进了,其中城中村改造,从地方公开的报道看,把拆迁都列为优先级,像深圳都有40%的城市界面纳入改造之列,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将有多少房子被拆迁重建。
但今天我们说的是另一项与拆迁有关的信息,与大多数人都有关。
根据中央住建部日前的表态信息显示,住建部倪部长说了这样一段让人兴奋的话:
稳定市场的任务依然艰巨,而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城镇仍有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今年再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完整社区。
这两句话的信息量很丰富,并首体“建设一批完整社区”,但如果仅从字面意思,你会感觉不到什么。如果结合当下的环境,以及前后政策的联系,或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奥义,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是提城镇化进程,啥意思?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2%,差不多已经过了整个进程的4/5,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将越来越少,越来越慢;
二是96%的城市人已经有房了,但说房地产还有很大空间,这空间就来源于对存量房的更新改造。300多亿平米什么概念?按一套100平米算,那就是1亿多套房子,差不多20万个小区体量。算下来,大城市有上千个、小城市也有上百个老旧小区要更新改造,今年一年要更新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
一句话,大面积的拆迁又来了。
但考虑到财力,不可能把所有小区同时都拆掉,凡事有轻重缓急,讲究个优先级。从目前释放的信息看,这两类房子列入优先拆迁的概率大增:
1、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发现不太适合居住的危房。
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房屋严重损坏,承重件已经属于危险构件等等,已经影响居住安全,按照住建部的意思,这类房子肯定是优先拆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通过外力作用再修缮,很可能对原房屋造成更多损害,再改造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只有拆迁一条路可走。
2、预制板房。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住房发展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目标,要建设适合大家需求的好房子,很显然,预制板房主要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年代久远,保温、隔热、绿色、低碳和科技属性基本都不具备,而且安全性也存疑,自然应被列入优先拆迁之列。
目前,全国唯一“共富示范区”浙江省,已经将预制板房列入全拆重建之列。有了住建部的定调,作为经验推广,相信其他地方也会相继跟进实施。
当然,没有列入优先级的也不用焦虑,按照住建部倪部长的话说,住房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随着时间推移,只要有财力,那些居住舒适度不高,具有拆迁价值的房子也是会拆迁的。
一般来说,优先拆迁记住两个原则就行:
1、从算经济账的角度考虑。
房子总楼层低,地段也可以,总户数少,同样的地块,补偿总额相对较少,如果还还位于市区核心地段,政府、开发商都能赚,自然会抢着拆迁的,你不急,他们都会急。
2、被房地产和城市发展需要。
像这轮楼市出了那么多支持政策,但效果不明显,最终只能通过拆迁来激发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前面所言,城市化已经进入后半程,刚性需求已经不那么多了,要想保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话,未来拆迁可能会成为常态。就像抽水池一样,放一点水出去,就必须补一点,否则,水池就会干涸。
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说,拆迁有先后之分,但确实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赵明媛律师
来源:中国法院网-住建部首提“建设完整社区”,懂行:2类房子纳入拆迁的概率大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