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怎么算户口所在地,拆迁了户口所在地怎么写: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拆迁怎么算户口所在地,拆迁了户口所在地怎么写
解决“村民”身份归属问题
湖州试点破解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落户难
■记者 张先登 通讯员 俞黎新
家住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晓河社区的朱松庆是晓河村村民,2006年,因农村土地征收,全村拆迁安置到晓河社区。拆迁安置后,村民户口簿上还是拆迁以前老房子的地址,这就导致婚迁落户、小孩读书等常常遇到麻烦。
“现在,我们不仅把户口迁进晓河社区,还能享受村集体经济年底分红。织里公安真的把事情办到我们老百姓心坎上。”说起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落户难题解决了,朱松庆一脸喜悦。
2019年7月起,织里镇作为试点,探索破解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落户难题。截至目前,已为700余户2000余名拆迁安置村民办理了户口迁移。
正视根本问题 倾听群众诉求
近年来,湖州全市农村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后,因房屋产权凭证不全、手续不齐以及担心村民身份待遇等原因,农村拆迁安置后,农民难以落户或者不愿落户,导致大量的人户分离。这给群众日常生活及政府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理顺户口管理、促进人户一致,去年4月以来,湖州市积极稳妥开展破解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落户难行动。
织里镇作为先行试点镇,去年7月率先开始排摸,经过确认涉及农村拆迁安置的共有14个开发村,共计3388户。涉及问题主要原因有房屋凭证不齐全、地名命名不及时、基层组织不健全、村民身份不明确四大类。需协调部门涉及公安、办事处、村、户籍办、拆迁办、城建办等多家单位。
织里公安多次协调镇级各部门召开通气会,将问题摆上台面,各部门一把手进行专题研究讨论,领取任务清单。各社区民警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求,收集群众疑问,及时汇总反馈,形成一套有效信息流转机制,为破解农民拆迁安置小区落户难打下群众基础。
精准依法落户 保障合法权益
蔡大方是晓河村的村民,小孙女今年就要就读幼儿园。但户口簿上的地址上早已没了房子,辖区也没有公办幼儿园,而他家现在住的晓河社区,正好可以划到一家公办幼儿园。
为了让孙女上幼儿园,蔡大方多次前往办证中心咨询关于更改户口地址的问题,均因为现居地的门牌号没有经过备案而无法办理,这让他很是着急。
去年7月,晓河村党总支书记蔡顺山和织北派出所副所长郑晨来到蔡大方家摸排情况。“孩子入园是天大的事,我最好立马能迁过去。但如果户口迁过去了,我们家囡囡就不是村里的娃娃了,这年底还分红呢。”蔡大方担忧地说。
原来,织里镇有很多拆迁安置小区像晓河村一样,有村集体经济,年底会分红。以2018年为例,晓河村2078个村民一共分红400余万元。可一旦户口迁出,就没有资格进行分红。因为涉及一定经济利益,很多人家并不想迁户口。
了解这一情况后,织里镇明确辖区户口迁移对象为因拆迁安置享有安置房但无产权凭证,且现户口在原拆迁村的所有原始安置户居民,在办理迁移落户时,安置落户地址备注原行政村名称,原自然村名称以规范命名的安置落户小区名称替代,这样就有效解决“村民”身份归属问题。同时,充分保障群众自由选择权利,个别群众不同意迁移的,可留在原址不作迁移;个别群众有迁移需求的,也可自行提出申请,最大限度地满足和照顾群众需求。
实现送证上门 让群众跑零次
“小潘啊,我是程惠忠,我啥时候可以拿新户口簿?我过两天要去外地考试,他们有规定要带户口簿。”2019年10月18日,晓河村的工作人员小潘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正在此时,织里公安户籍民警苏丹丹抱着一大摞崭新的户口簿进了门。
“您这电话真巧,户口簿刚到还热乎着呢,我一会给您送去。”小潘开心地把好消息告诉了程惠忠。距离老旧户口簿上交才5个工作日,崭新的户口簿已经送到村里。
户口迁移需要村、社区核对并签字;所属地派出所核对并签字;户籍窗口核对并出具相关文书;吴兴区公安分局分管户籍的领导签字确认;再进行打印、校对、拼装。程序很复杂。
但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推进,当村、社区完成核对签字之后,其余的全部由户籍窗口工作人员完成,有疑问也会主动和当事人联系。同时,为了将“三服务”落在实处,户籍窗口还会借助派出所的力量,将集中办理的证件采取送证上门的形式进行发放,切实做到让老百姓“跑零次”。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拆迁怎么算户口所在地的面积
●拆迁怎么算户口所在地的房子
●拆迁了户口所在地怎么写
●家里拆迁了户口所在地怎么填
●拆迁户户籍地址
●拆迁是按户籍还是按籍贯
●拆迁按户口赔偿怎么分配
●拆迁怎么算户口所在地区
投稿:陈丹
来源:头条-农民拆迁安置,户口落在哪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