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首案——淘宝上售假代价大,淘宝 杭州: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杭州互联网法院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首次受理的电商平台起诉售假卖家案。案件有两大新意,一是淘宝作为电商平台告了售假商户;二是案件是放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线上举证质证和线下审理相结合,庭审体验非常新奇。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杭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互联网购物、服务、小额金融借款等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利用互联网侵害他人人格权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因互联网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等涉互联网案件。
(一) 案情回顾
2014年12月,高某某以其朋友的身份在淘宝开了一家名为“天使的嫁衣0571”的网店,主要卖假冒品牌的ROEM(韩国服装品牌)和MO&CO(意大利品牌)的服装,至2015年7月被品牌商发现并报案,7个月高某某的销售总金额为10.68万元,假名牌的衣服销往全国各地。先是之前已经被法院判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了刑事责任,判缓刑并处罚金6万元。
2017年12月,淘宝网以高某某以售假行为侵害了淘宝网的消费者及其他商家权益、损害了淘宝网商业信誉为由,将高某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打起了“违约之诉”。被告的行为降低了公众对淘宝网的良好评价,损害淘宝网财产权益和商业信誉,构成严重违约,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损失106827元,并赔偿合理支出(律师费)1万元。
(二)庭审现场
偌大的法庭,没有原告、被告席,也没有书记员。审判席对面是一块大屏幕,法官对着联网的大屏幕,在线“隔空”审理案件。屏幕上不断切换原、被告律师,还有此前就在线递交的各项庭审资料。整个画面就像多人视频。而原告被告也早就在开庭之前已经将证据、质证意见等上传到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平台,法官在之前也已经据此归纳了争议焦点上传至诉讼平台。根据庭审的每一步进程,各项资料被一一调取。
因为证据和质证意见之前都已经在线递交,现场庭审有录音录像,又即刻转化为文字出现在屏幕端。庭审速度非常快。9点半开始的庭审至10点15分,法官宣布休庭,进行案件评判。
(三)案件结果
上午10点半,当庭宣判。法院认为,平台消费者买到了假冒商品,不仅直接造成该消费者经济损失,还会降低消费者购物体验,转向其他平台或者线下购买。平台上品牌所有者及正品经营商铺的利润被售假者不当获取,排挤了诚信商家,扰乱了公平竞争的网上经营环境,导致诚信商家流失。综合考虑售假数量与规模、平台的知名度等因素,法院最终认定高某某酌情赔偿淘宝网损失4万元,并支付淘宝网合理支出(律师费)1万元。主审法官在最后还宣读道,网络净化是平台及经营者的共同责任。
此案是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审理的首起电商平台诉售假卖家案。除此案外,另有6起淘宝网诉售假卖家案已起诉至该院。2017年,电子商务平台开始陆续通过民事诉讼手段,对多个售假者展开“追杀”,希望通过诉讼手段,提高蓄意售假的成本,“让售假者疼”。
2018年电子商务平台将继续加大起诉售假卖家的力度,对售假卖家的起诉将是持续的,不间歇的,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淘宝卖假货打杭州服务热线
●淘宝 杭州
●杭州淘宝代运营诈案件
●杭州 假货
●杭州淘宝网络有限公司
●淘宝卖假货事件
●杭州淘宝拿货
●淘宝 杭州
●杭州淘宝代运营公司十大排名
●杭州假货被抓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王学棉律师
来源:临律-杭州互联网首案——淘宝上售假代价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