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东营2025,东营人才补贴政策2022,一、补贴兑现人员范围1.研究生住房补贴和生活补助:2017、2018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执行《关于实施大学生百千万聚才计划的意见》(东人社发〔2017〕8号):全日制博
一、补贴兑现人员范围
1.研究生住房补贴和生活补助:2017、2018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执行《关于实施大学生百千万聚才计划的意见》(东人社发〔2017〕8号):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我市企业就业,可享受最长不超过3年的住房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300元;可享受为期5年的生活补助,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3000元。
2.企业新聘用大学生人才补贴:2019、2020年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执行《东营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激励政策》(东委〔2018〕99号):对企业新聘用来我市首次就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3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人才补贴,对非“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1年内给予每人每月600元人才补贴。
3.企业新聘用大学生生活补助:2021年以后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执行《关于实施“才聚东营”行动打造新时代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东发〔2020〕12号):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3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1000元人才补贴,其中,属于“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标准提高50%。
二、发放通道及流程
1.普通高校毕业生自动识别通道: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随时登录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才服务在线”模块,输入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进行注册。系统通过大数据校验比对学历学位、社保缴纳等信息,个人无需提供佐证材料。
2.“双一流”毕业生、留学生和未能通过校验比对的大学生专用通道:2019年及之后首次来我市就业的“双一流”本科毕业生、2021年及之后首次来我市就业的“双一流”研究生和国(境)外留学生、未能通过校验比对的大学生,进入专用通道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关材料。
三、注意事项
1.本次补贴发放登记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30日,之后登记的将于下次发放。已登记的大学生无需再次提交,补贴每半年集中发放至登记大学生社会保障卡金融账户,发放时通过短信告知相关人员。
2.补贴人员务必保证已办理并激活社保卡。
3.“双一流”毕业生、国(境)外留学生和未能通过校验比对的大学生请进入专用通道登记。
4.联系电话:
东营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0546-8207360;
河口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0546-3661609;
垦利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0546-2521015;
广饶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0546-6453336;
利津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0546-5623465;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0546-8325337;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局,0546-8019755;
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中心社会事务科,0546-2622888;
省黄三角农高区组织人事部,0546-8908102;
社保卡问题咨询电话,0546-6378656、0546-6378657;
东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科,0546-6378978。
东营市人才补贴政策2021包括:1、研究生住房补贴和生活补助:2017、2018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企业新聘用大学生人才补贴:2019、2020年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3、企业新聘用大学生生活补助:2021年以后来我市企业首次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补贴的特征如下: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此处的政府行为是广义概念,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贴行为,而且还包括政府干预的私人机构的补贴行为;2、补贴是一种财政行为:即政府公共账户存在开支;3、补贴必须授予被补贴方某种利益:一般认为这种利益是受补贴方从某项政府补贴计划中取得了某些它在市场中不能取得的价值;4、补贴应具有专向性:专向性补贴是指政府有选择或有差别地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补贴。中国的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同西方国家在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为了保持国内市场供求平衡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和出口补贴不同,中国的农产品补贴政策主要立足于扶持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产品的生产量。从而达到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在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时,对农民实行了加价款补贴政策,并采取了销售价格不提或少提的办法,对购销价格倒挂的价差和企业经营性亏损实行财政补贴。因而,农产品补贴增长很快,在全部财政补贴中占居重要地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东营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具体如下: 1、对企业新聘用来东营市首次就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 2、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3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人才补贴; 3、对非“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1年内给予每人每月600元人才补贴。 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聘用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人才补贴。发放通道及流程 1、普通高校毕业生自动识别通道: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随时登录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才服务在线”模块,输入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进行注册。系统通过大数据校验比对学历学位、社会保险缴纳等信息,个人无需提供佐证材料。 东营区人才补贴发放特点1、享受人数多、补贴资金量大。享受补贴待遇人次占全市的35.1%,补贴金额占全市的40.7%,占比居全市首位;享受人员中,博士研究生82人次、硕士研究生1022人次、本专科3424人次,享受人数均居全市首位;2、人才招引层次高。东营区享受大学生人才补贴待遇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共1104人次,占全市的47.9%。其中博士研究生享受人次占全市的83.7%,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势明显;3、人才引进作用显著。在全方位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随着人才补贴政策的全面落地,东营区人才引进方面的优势已经显现,人才引进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本次发放人员中,东营区新增首次申请大学生人才补贴达1930人(其中博士13、硕士281、本科1636);4、据了解,东营区人社局将持续落实好大学生人才补贴政策,深入企业、园区、学校开展政策宣传,搭建好企业与大学生人才的桥梁与纽带,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加快人才集聚,为东营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才力量。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加快优秀人才集聚,支持企业加大大学生人才引进力度,东营市东营区双向发力,鼓励更多大学生人才到东营区就业创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东营生育津贴2023年最新政策如下:1、生育津贴金额=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2、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3、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4、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5、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6、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生育津贴领取流程如下:1、怀孕后,带户口本、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确定产检和生小孩的医院。2、注意需要办理准生证;3、生育时,将就医登记表带到医院。这样使得社保局、医院核对后,便于使用生育保险结算;4、生小孩后,办理独生子女证,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盖公章,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局申请,申领生育津贴。综上所述,从业人员享受国家规定产假或其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正常发放工资,所以生育津贴就由单位申请领取并且划入单位的账户。从业人员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实际工资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补足;高于其实际工资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一)生育的医疗费用;(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东营市高龄补贴标准:
1、 70~74岁老人,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
2、75 ~79岁老人,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
3、 80~89岁老人,每人每年1200元。
4、 90~99岁老人,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
5、100岁及以上的老人,是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东营市高龄补贴办理程序:
1、申请。由老年人本人、家庭成员或委托代理人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提交《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申请审批表》。
2、审核。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自受理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核实申请人的低保身份、年龄、是否已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信息,无需本人提供证明材料。对需要进行能力评估的老年人,由县级民政部门委托具备评估资质和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或其他第三方评估机构实施评估,于10个工作日内出具评估结果。
3、审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核实情况和能力评估结果,于3个工作日内形成审批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告知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对通过审批的,及时在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护理补贴信息,自下月起发放补贴。
综上所述,东营市高龄补贴政策旨在提供给老年人必要的经济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并确保社会福利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三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国家鼓励地方建立八十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法律分析:1、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
对引进的国际国内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经费资助,以及最高1亿元的政府性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基金支持。对入选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的,根据作用发挥情况,市财政给予引进单位最高500万元的配套支持。
政策解答单位:东营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0546-8383007)
2、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
对自主培育或全职引进的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根据实际贡献,市财政给予最高300万元经费支持。
政策解答单位:东营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0546-8383007)
3、黄河三角洲系列人才工程:
每年遴选10名左右黄河三角洲学者,5年管理期内,市财政给予每人50万元津贴。每年遴选20名左右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4年管理期内,给予每个领军人才100万元津贴、每个领军团队300万元经费资助。
法律依据:《2021山东省东营市“双百引才计划”选聘公告》
一、引进范围
(一)全国普通高校及国家承认学历的国(境)外高校毕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三)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最新排名(ARWU、QS、THE排名)位于前200名的国(境)外著名高校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新排名指毕业当年的排名。如果毕业当年没有排名的,以报考时的最新排名为准。
●东营招商引资项目
●山东东营招商引资
●东营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
●东营市2021招商引资政策
●东营招商项目
●东营市招商
●东营开发区招商
●东营招商引资政策
●东营市招商引资
●东营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政策
●东营人才补贴政策2022年
●东营人才补贴政策2022年
●东营人才补贴政策2022标准
●东营人才补贴申请条件
●东营市人才补贴如何发放
●东营的人才政策
●山东东营人才引进政策2020
●东营市 人才引进
●东营人才补助政策
●东营市人才补贴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山东东营招商引资,东营市招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何梦语
内容审核:张小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