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法律分析: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然而,法律明确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刑事案件的判决需要基于证据和法律规定,而非社会舆论的影响。法律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分析: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然而,法律明确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刑事案件的判决需要基于证据和法律规定,而非社会舆论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26 条:“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2 条:“根据本法规定,对犯罪行为实行法律制裁,是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 条:“本法所称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司法机关应当坚持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依法审理刑事案件,不受外界压力的干扰,保证判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而公众也应该理性看待判决结果,不得通过非法手段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
检察院量刑不公的话,当在庭审后形成书面材料向法院、检察院、纪委、人大、政法委等反映情况。就案件本身的不服,还可以上诉处理。请相信法律是公证的。对检察院或者法官判决不公或对判决不服,有两种法律救助方式:一是在法定时限内提出上诉。二是如果过了上诉时限或终审了,则走法律审判监督程序,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即申请再审或向检方提出抗诉申请。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刑事追诉权,受害人在检查阶段、法院审判阶段仍有权提出民事起诉,司法界称之为“刑事附带民事诉权讼”。
量刑建议书和实际判刑差距大吗
量刑建议书和实际判刑差距一般不大。量刑建议书是检察院向法院提出的建议,法院可以参考。实际判刑是法院进行,根据被告人的实际情况定罪量刑。检察院量刑建议有一定幅度,并不是固定期限,而法院判决的刑期是固定的,所以会有不同,但差距不会很大。若差距大,检察院可以行使抗诉权,再审抗诉或者二审抗诉。
回答涉及到的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一百八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立案的原因和本回答所涉及到的法律依据。由侦查部门在十五日内,送达控告人,同时告知本院控告检察部门。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十日内申请复议。对不立案的复议,由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部门处理。控告检察部门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进行检查,并可以要求控告人申诉人提供有关材料。认为需要侦查部门说明不立案理由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侦查,监督部门办理。人民检察院认为被举报人的行为未构成犯罪的。决定不予立案,但需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处理。
法律分析:公诉案件的法官量刑不公的,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申诉要求再审,或者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问题
●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
●刑事案件判决不公平怎么办
●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处理
●刑事案件法院判决不公平怎么处理
●对刑事判决不服怎么办
●刑事案件审判不公平怎么办
●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
●公诉的刑事案件判决后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已开过庭刑事案件检察院又作出了变更起诉决定书是不是还要还需要开庭?: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内容审核:李站波律师
来源:中国法院网-如何应对公众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不满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