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 环保拆迁 集体土地 企业 国有土地 强拆维权 工程占地 农田征收
电       话: 400-1598098 咨询热线: 13811117637

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2025,行政协议能否约定仲裁条款:今日拆迁普法

  • 发布时间:

    2025-04-14 08:51:29
  • 作者:

    圣运律师
  • 字体大小

    []

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2025,全国法院:关于行政协议纠纷的裁判规则(一),以下法律法规(裁判案例)均已收录于艾特律宝订阅号|法律大数据库01、指导性案例76号: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行政协议约定条款进行的解释可作为审查行政协议的依据,

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2025,行政协议能否约定仲裁条款:今日拆迁普法

  • ● 圣运推荐: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全国法院:关于行政协议纠纷的裁判规则(一):今日拆迁补偿规定更新
  • ● 圣运推荐: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2025,行政协议能否约定仲裁条款:今日拆迁普法
  • 一、正安县的拆迁补偿是怎么规定2025,全国法院:关于行政协议纠纷的裁判规则(一)

    以下法律法规(裁判案例)均已收录于艾特律宝订阅号|法律大数据库

    01、指导性案例76号: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行政协议约定条款进行的解释可作为审查行政协议的依据,行政机关作为行政协议的当事人当对条款产生不同理解时其不得随意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解释——萍乡市亚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萍乡市国土资源局不履行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行政协议约定的条款进行的解释,对协议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审查行政协议的依据。行政协议强调诚实信用、平等自愿,一经签订,各方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得在约定之外附加另一方当事人义务或单方变更解除。当出现争议时,行政机关不得随意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解释。

    【案例文号】:(2014)萍行终字第10号

    02、典型案例:王某某、陈某某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办事处变更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案

    【裁判要旨】: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案涉房屋因所占集体土地被征收而需要补偿安置,应当适用《杭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杭州集补条例》)的相关规定。《杭州集补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被补偿人家庭成员在本市市区虽无常住户口,但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可以计入安置人口:(一)结婚三年以上的配偶;……”陈某某在杭州市余杭区虽无常住户口,但其属于王某某户内被补偿人员结婚三年以上的配偶,根据《杭州集补条例》上述规定,可以计入安置人口。良渚街道办与王某某户订立协议时,拒绝将陈某某列入安置人口,不符合上述规定,也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依法应予纠正。二审法院遂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将《安置协议》第六条第一项中确定的安置人口6人变更为7人,安置面积480平方米相应变更为560平方米。    

    【典型意义】:

    协议系当事人之间合意的成果,其所约定的内容应当符合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任何一方当事人原则上不能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意愿接受其意思表示。行政协议具有合意性特征,同样应当遵循前述法律精神,严格限制协议变更的适用,对于协议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合意,应当予以尊重而不能随意变更。但与民事合同区别的是,行政协议的行政性优先于协议性、合法性优先于合约性,行政协议应当优先适用合法性原则。当行政协议的合约性与合法性相冲突,即约定的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时,人民法院对该内容的效力应当不予认可。若行政协议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已作出具体明确要求,协议当事人均应遵守而没有协商空间,协议当事人请求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支持。本案中,《安置协议》不符合其订立时应当遵循的《杭州集补条例》,遗漏了1名安置人员的补偿待遇,二审法院根据协议相对人的请求,判决按照法定标准变更《安置协议》,可以高效、充分地保障协议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来源】:2022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行政协议诉讼典型案例》

    03、行政机关在未查明房屋所有权人的情形下所签订的搬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认定事实不清,依法应予撤销——上诉人许某1因诉被上诉人如皋市人民政府城北街道办事处及佘某、许某2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协议案    

    【裁判要旨】:

    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协议是对不动产物权权利人进行的搬迁补偿,行政主体依法应当履行调查职责,在查明房屋产权归属的基础上,与权利人签订搬迁补偿安置协议,除非有证据证明协议缔约一方具有家庭成员代表权等特殊情形。行政机关在未查明房屋所有权人的情形下所签订的搬迁补偿安置协议属于认定事实不清,依法应予撤销。

    【案例文号】:(2022)苏06行终907号

    04、典型案例:马诺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人民政府不履行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案

    【裁判要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马诺被征收的352、60平方米房屋系商服,双方对此无异议。双方订立的涉案协议,约定了回迁房屋面积、回迁地点、停产停业损失及临时安置补偿费,该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合法有效,城中村改造办应当依照协议约定对马诺进行安置。而城中村改造办为马诺提供的房屋面积928、84平方米,系城中村改造办未经马诺同意将两份协议约定的房屋合为一处安置,与协议约定不符。马诺于2016年5月未入住,系城中村改造办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导致。龙沙区政府向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请示,对马诺原352、60平方米房屋分三户进行安置,并与马诺重新订立了三份协议,对安置地点及安置户型进行变更,该变更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合法有效。因龙沙区征收办于2018年9月28日通知马诺入户,停产停业损失及临时安置补偿费应计算至2018年9月28日。遂判决:责令龙沙区政府在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补偿马诺停产停业损失245,916元,补偿临时安置费98,366、4元,合计344,282、4元。龙沙区政府提起上诉。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城中村改造办将本应依约为马诺安置的610平方米及352、6平方米两套房屋变更为安置一套928、84平方米房屋,该行为构成违约,马诺拒绝接收。后经双方协商,重新订立非住宅房屋征收安置补偿协议书。协议中确认了停产停业损失及临时安置费的计发期间从搬迁验收之日起至通知进户时止,而本协议安置房屋通知进户日期为2018年9月。龙沙区政府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及协议约定履行给付马诺至2018年9月的停产停业损失及临时安置补偿费义务。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龙沙区政府已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

    【典型意义】:

    行政协议订立后,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变更协议。尽管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行使行政优益权,但在不具备可以行使的法定情形时,行政机关不能单方变更协议内容,而应当严格按照行政协议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否则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行政协议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变更行政协议,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变更后的协议予以履行。本案中,行政机关单方变更安置房屋情况,不能发生补偿协议变更的法律效果,行政机关的行为属于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情形,对协议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协议双方当事人经协商后重新订立的协议,属于对原补偿协议的变更,人民法院在认定变更协议合法有效的基础上,判令行政机关按照变更后的补偿协议履行义务,即限期给付停产停业损失、临时安置费等义务,既可以保障被征收人的补偿权益及时实现,又可以督促行政机关依法依约履行行政协议。    

    【案例来源】:2021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行政协议诉讼典型案例》

    05、典型案例:王某某诉江苏省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房屋搬迁协议案——行政协议的订立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被诉行政协议在受胁迫等违背相对方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形下所签订的,人民法院可依法判决撤销该行政协议。

    【裁判要旨】: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行政协议兼具单方意思与协商一致的双重属性,对行政协议的效力审查自然应当包含合法性和合约性两个方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在签订本案被诉的搬迁协议过程中,虽无直接证据证明相关拆迁人员对王某某采用了暴力、胁迫等手段,但考虑到协商的时间正处于盛夏的8月4日,王某某的年龄已近70岁,协商的时间跨度从早晨一直延续至第二日凌晨一点三十分左右等,综合以上因素,难以肯定王某某在签订搬迁协议时系其真实意思表示,亦有违行政程序正当原则。据此,判决撤销本案被诉的房屋搬迁协议。双方当事人未上诉。

    【案例来源】:2019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行政协议案件典型案例》

    06、行政协议不属于仲裁程序调整范围的,当事人起诉不受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的约束——陈某某、蒋某某诉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工作办公室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房屋征收公司与当事人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是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该协议产生的法律责任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行政协议不属于仲裁程序调整范围的,当事人起诉不受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的约束。

    【案例文号】:(2018)浙11行终11号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版

    07、行政协议签订并生效后,行政机关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协议目的无法实现,且实际已无法继续履行的,构成实质违约,行政机关应赔偿对协议相对人造成的损失——泉州市明亮钢结构加工有限公司诉原泉州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协议生效后,协议各方均应依照协议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一方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导致行政协议目的无法实现的,构成实质违约。行政协议的实质违约发生后,合同相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案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为有效。合同签订后,行政机关始终未交付土地,且已难以征收交付,合同实际已无法继续履行,应予解除,行政机关应赔偿对协议相对人造成的损失。

    【案例来源】:2019年度福建法院十大典型案件

    08、行政机关应依约履行招商引资协议中的奖励条款——如皋市广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如皋市丁堰镇人民政府履行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机关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在职权范围内与相关企业签订的招商引资协议,属于行政协议的范畴。在协议履行会导致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时,行政机关有权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协议,但对于是否损害公共利益的判断不能简单以行政机关在协议中是否营利为标准。在协议履行中行政机关有必要充分考虑协议条款的合法性、可履行性以及企业可能的期待利益。当协议条款存在模糊之处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对相对人有利的原则解释相关条款。人民法院对行政协议内容的审查包括合约性审查,如认为行政机关构成不履行协议约定的奖励义务,且能够继续履行的,可直接按照协议约定判决行政机关履行义务。

    【案例文号】:(2019)苏06行终95号

    09、针对特定区域内特定权利人,且不能反复适用的文件,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一并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张某某诉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指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也即除了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外,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不特定主体行为并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决定、命令等。行政协议相对人请求审查的文件针对的是特定区域内特定权利人,且不能反复适用,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一并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案例文号】:(2020)陕行申137号

    10、行政机关不依法依约履行行政协议的行为,法院应当予以纠正并判决其承担相应责任——南海华豪公司等诉清远市某区政府等    

    【裁判要旨】:

    招商引资活动中,政府应当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签署和履行行政协议。人民法院认真审查协议未能履行的原因和违约责任,纠正行政机关不依法依约履行行政协议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案例来源】:广东高院发布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典型案例

    11、重大行政争议诉前协商机制引导双方达成解决方案,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正安县人民政府履行行政协议争议

    【裁判要旨】:

    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以诉源治理推动市域治理,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纠纷的发生,充分运用重大行政争议诉前协商机制,引导双方达成解决方案,既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12、行政协议诉讼中行政机关一般通过行使行政优益权或申请人民法院非诉执行的方式寻求救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木垒县新青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按约定履行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提起的诉讼,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参加诉讼,行政协议诉讼中行政机关不能提出反诉,一般通过行使行政优益权或申请人民法院非诉执行的方式寻求救济。

    【案例文号】:(2017)新行终128号

    13、并非出于公共利益考虑,仅因相对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行政机关应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行使行政优益权——湖北草本工房饮料有限公司诉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协议纠纷案    

    【裁判要旨】:

    行政优益权的行使,通常须受到严格限制。首先,必须是为了防止或除去对于公共利益的重大危害;其次,当作出单方调整或者单方解除时,应当对公共利益的具体情形作出释明;再次,单方调整须符合比例原则,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最后,应当对相对人由此造成的损失依法或者依约给予相应补偿。行政优益权是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框架之外作出的单方处置,即行政协议本来能够依照约定继续履行,只是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才人为地予以变更或解除。如果是因为相对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行政机关完全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尚无行使行政优益权的必要。

    【案例文号】:(2017)最高法行申3564号

    14、房屋征收补协议形式上欠缺必备要件,实质上协议未报批、补偿款未拨付,行政协议未成立生效,相对人请求撤销行政协议缺乏事实根据,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屈世华诉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仅有一方签订,征收实施单位一栏中未签字或盖章,形式上欠缺必备要件;从协议的实质上看,双方没有就安置协议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意见,该协议未报批、补偿款未拨付,协议未成立生效。在此情况下,相对人请求撤销该协议,法院以其缺乏事实根据为由,裁定驳回起诉并无不当。    

    【案例文号】:(2020)皖行终418号

    15、行政机关依据行政优益权单方变更、解除行政协议,行政相对人请求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对行政协议的合法性及变更、解除协议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冯某某诉甲县政府继续履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协议订立后,在履行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据行政优益权,单方变更、解除行政协议。行政相对人请求继续履行行政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行政协议的合法性及变更、解除行政协议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依法作出裁判。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疑难案件裁判要点与观点

    16、行政机关在招商引资协议中作出了超越自身职权的承诺,导致协议部分无效,且协议客观上无法继续履行的,应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潍坊众邦化工有限公司诉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机关在招商引资协议中作出了超越自身职权的承诺,导致协议部分无效,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由于协议客观上已无法继续履行,相对人主张继续履行合同难以得到支持的,可以主张合同部分无效的损失赔偿。

    【案例文号】:(2018)最高法行申8612号

    17、人民法院有权依据民事法律规范关于合同的规定中确定的解释规则解释行政协议中的争议条款并进行公平处理——襄汾县新城滨河停车场诉襄汾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有权根据合同履行相关事实,对发生争议的合同条款按照合同使用词句、合同有关条款、合同目的、交易习惯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案例来源】:2019年山西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18、相对人逾期未履行行政协议,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催告后其仍拒不履行,行政机关为使公共利益免受损失,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马某某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非诉执行案

    【裁判要旨】:

    行政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相对人逾期未履行协议,行政机关已依法进行了催告,其仍拒不履行,行政机关为使公共利益免受损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予支持。

    【案例文号】:(2018)鲁1721行审17号

    19、行政协议案件属于可适用调解的行政案件,因政策、规划、用途等调整,导致行政协议已无法履行的人民法院可积极组织调解——古田翠屏湖爱乐置业有限公司、福建爱乐投资有限公司诉古田县人民政府行政协议及赔偿案

    【裁判要旨】:

    行政协议具有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特点,审理行政协议案件可适用审理民事合同纠纷的相关规则,因此,属于可适用调解的行政案件。因政策、规划、用途等调整,导致行政协议已无法履行,人民法院多方组织调解,促成各方就案涉行政协议的解除、企业损失的赔付、项目建设用地收回、在建工程的交接、相关购房户及建筑商款项的善后工作等事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成功调解结案。

    20、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协议——辽宁省葫芦岛市自然资源局、葫芦岛鸿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辽宁省葫芦岛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土地出让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于行政协议。

    (1)从签订主体看,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一方是土地管理部门,系行政主体;

    (2)从目的要素看,此类协议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管理目标;

    (3)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看,此类协议与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职责或者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密切相关,行政机关在协议的签订和履行中享有基于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法定事由单方收回土地等权利。

    原审法院认定,鸿亿公司与葫芦岛市资源局于2011年7月签订的案涉合同是行政协议,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符合法律规定。

    【案例文号】:(2020)最高法行申11747号

    21、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于2015年5月1日前,约定的仲裁条款符合双方当事人合同签订时的意思表示和约定,不违反协议签订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可认定仲裁条款有效——江西骏丰置业有限公司诉新余市人民政府、新余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案

    【裁判要旨】:案涉国有土地权出让合同签订于2011年9月并约定了仲裁条款,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仲裁条款有效并据此认定案件不属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应通过申请仲裁裁决的方式解决纠纷,符合双方当事人签订案涉出让合同时的意思表示和约定。该合同的仲裁条款不违反行政协议签订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案例文号】:(2018)最高法行申4888号

    22、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协议约定,应当依据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上海某集团公司、江苏某实业公司、江苏某置业公司诉某开发区管委会、某区土储中心履行收回土地行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协议约定,应当依据约定支付相应违约金。行政机关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并请求减少的,人民法院可以结合协议履行情况、相对方过错程度以及实际损失等,适当对不合理的违约金予以调整。

    【案例来源】:江苏法院2021年度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23、在征收补偿协议已订立生效且部分履行的前提下,不应仅以协议订立过程中行政机关未追认及征收未经评估即认定该协议尚未生效——黔西县绿化乡追梦养殖场诉贵州省黔西县人民政府乡政府、贵州省黔西县绿化白族彝族乡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协议案件具有“行政性”和“协议性”,在行政协议的成立和生效等问题上可参照适用民事法规中关于民事合同的规定。征收补偿协议内容不违反行政强制性规定及民事效力性强制规定,且已部分履行的情况下,在双方签订行政协议之日起,该协议即已生效,不应仅以协议订立过程中行政机关未追认及征收未经评估即认定该协议尚未生效。    

    【案例文号】:(2018)最高法行申9005号

    24、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优益权符合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何某某诉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案

    【裁判要旨】:

    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优益权,单方变更或者解除行政协议,行政相对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应当审查这种单方变更和解除权的行使是否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确属公共利益的需要;第二,必须是出于情势变更等非协议双方原因而导致的情形;第三,没有其他手段可以代替;第四,要对行政相对方给予补偿。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如果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优益权符合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适用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方式。如果合法行使行政优益权的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判令行政主体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案例文号】:(2017)最高法行申4592号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

    本文转载自“类案同判规则”,如侵删。

    二、行政协议能否约定仲裁条款

    法律主观:2019年12月10日,最高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在该司法解释中可以了解到,行政协议不得约定国内的仲裁条款。行政合同协议可以约定国内仲裁条款吗?自1989年行政诉讼制度实施以来,行政协议的处理程序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从作为民事案件处理,到有的按民事案件处理、有的按行政案件处理,总的趋势是向依照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的方向。这次最新关于行政协议的司法解释,不仅坚持了行政诉讼法已经规定的将行政协议纳入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的方向,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列举式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协议的范围。行政协议明确包括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两种,其后尽管有“等”字,但这个“等”字还包括哪些,实务中倾向于限缩解释。这次新司法解释,在第2条进一步明确了行政协议的范围:(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二)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三)矿业权等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协议;(四)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的租赁、买卖等协议;(五)符合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六)其他行政协议。但以下协议不属于行政协议:(一)行政机关之间因公务协助等事由而订立的协议;(二)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订立的劳动人事协议。新司法解释第26条规定:行政协议约定仲裁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该条款无效,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我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三、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般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为依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工作实际,制定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目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

    四、行政协议争议解决方式

    法律分析: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签订的合同协议等存在争议的,可以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二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五、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时,需要明确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签订协议的职权,协议条款是否合法、合理,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管辖机关应当是人民法院。行政协议是指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自愿达成的、具有行政性质的协议。对于涉及到行政协议的案件,需要依法审理并做出裁决。在审理行政协议案件时,首先需要明确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签订协议的职权。如果行政机关没有相应的职权,则该协议无效。其次,需要审查协议条款是否合法、合理,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等规定,以及是否符合公序良俗。若协议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则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管辖机关应当是人民法院。因此,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签订的协议违法时,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相应的行政协议。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与一般行政案件的审理也有所不同,具体细节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行政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应该如何处理?如果行政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该协议的相关条款无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相应的违法的行政协议。行政协议案件审理需要对行政机关是否具有签订协议的职权、协议条款是否合法、合理、是否违法法规等因素进行考虑,具体审理方法与一般行政案件也有所不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撤销违法的行政协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行政协议无效的,其相关条款无效。对于行政协议的效力有争议的案件,应当由人民法院审理。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协议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律分析:因行政协议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发生纠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原告,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因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订立的行政协议发生纠纷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目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下列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一)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二)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

    (三)矿业权等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协议;

    (四)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的租赁、买卖等协议;

    (五)符合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协议;

    (六)其他行政协议。

    第三条 因行政机关订立的下列协议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行政机关之间因公务协助等事由而订立的协议;

    (二)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订立的劳动人事协议。

    第四条 因行政协议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发生纠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原告,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因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订立的行政协议发生纠纷的,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正安搬迁政策

    正安搬迁政策

    2021年正安县有哪些规划项目

    正安县土地征收价格

    正安县最新规划

    正安县总体规划

    正安县城规划图

    正安县2020城市规划

    正安县发展规划

    正安县占地

    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与判决规则

    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与判决规则

    谈谈行政协议纠纷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行政协议纠纷的解决方式

    行政协议的判决种类

    行政协议纠纷及主要内容

    行政协议案件判决

    行政协议纠纷属于什么案由

    行政协议争议案件

    行政协议的判决方式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正安搬迁政策,正安县总体规划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时铭

    内容审核:黎雪雁律师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电话:400-1598098    邮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

    拆迁律师  征地律师  征地拆迁补偿  版权所有 ©2015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京ICP备11044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