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拆迁补偿规定001号文2025,某项目部、某指挥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入库编号2023-11-2-043-001某矿业公司诉某铁路公司、铁路某局、某项目部、某指挥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矿业权合法压覆以直接损失补偿为一般原则来源:最高
入库编号
2023-11-2-043-001
某矿业公司诉某铁路公司、铁路某局、某项目部、某指挥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矿业权合法压覆以直接损失补偿为一般原则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用途郜云律师学习研究。
关键词
民事财产损害赔偿矿业权合法压覆补偿范围直接损失
基本案情
某矿业公司诉称:某矿业公司是大西沟铁矿的采矿权人,2015年底通车的张唐铁路,压覆了大西沟铁矿。某矿业公司自2013年3月被要求停产至今,损失巨大。某铁路公司作为张唐铁路的所有权人、项目建设用地的“新的土地使用权人”,为张唐铁路压覆补偿的责任主体;铁路某局负责张唐铁路的建设,并负责确定压覆补偿范围,其作为建设单位负有与某矿业公司签订补偿协议的法定义务;某项目部由铁路某局设立,负责具体实施张唐铁路的建设、拆迁和补偿工作;承德市人民政府成立某指挥部,负责领导张唐铁路承德境内征地拆迁及地方协调工作。因此,四被告对张唐铁路压覆造成的损失负有法定赔偿责任。故请求判令:1.四被告向某矿业公司支付因张唐铁路压覆造成的实际损失共计620525788.07元,包括:采矿权价值损失221588500元、勘查投资费用5049200元、设备设施投入279485022.75元、环境治理保证金4522500元、征山占地费5040696元、因压覆停产裁员支付的补偿款5506697.29元、因压覆停产至今的维持费用17148000元(暂计算至2015年8月31日)、贷款利息损失51158922.03元(暂计算至2015年9月30日)、评估费280000元,以及6个月的预期收益损失30746250元。2.本案诉讼全部费用由四被告承担。
某铁路公司、某项目部辩称:1.某矿业公司并非本案适格原告,因《采矿许可证》过期,某矿业公司已丧失对大西沟铁矿享有的采矿权。2.某铁路公司并非本案适格被告。某铁路公司系张唐铁路的投资建设单位,但张唐铁路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为某项目部,张唐铁路压矿补偿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某指挥部。故本案被告应为某项目部和某指挥部。3.张唐铁路在实施压矿补偿工作的过程中依法合规,之所以未能及时向某矿业公司支付压矿补偿费用,是因某矿业公司不认可某指挥部根据相关评估结果确定的补偿项目及补偿数额。4.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37号)等规定,某铁路公司应仅补偿某矿业公司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取得被压覆的大西沟铁矿采矿权所需向国土资源部门缴纳的价款,以及所压覆矿产资源分担的勘察投资进行补偿。某铁路公司另辩称:某铁路公司并非本案适格被告。某铁路公司系张唐铁路的投建设单位,但张唐铁路的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者为某项目部,张唐铁路压矿补偿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某指挥部。故本案被告应为某项目部和某指挥部。
某指挥部辩称:1.本案不属于侵权纠纷,属于物权保护纠纷。2.对某矿业公司的补偿应严格按照国土资发〔2010〕137号文件规定。3.对某矿业公司提出的生产规模、停产事实、补偿依据、补偿项目、基准日等均认为依据不足。
法院经审理查明:张唐铁路建设项目已依规办理了各种压覆矿产审批手续。
2010年10月,某铁路公司与铁路某局签订《委托代建协议书》,约定某铁路公司委托铁路某局代建新建张唐铁路。2010年11月,铁路某局成立某项目部(进行了其他机构登记,并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2009年9月,承德市人民政府成立某指挥部,负责做好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指挥协调共同推进京沈铁路客运专线和张唐铁路承德段建设。2013年2月,某项目部与某指挥部签订《压矿补偿实施协议》,约定某项目部负责张唐铁路承德段工程线路压覆范围内采矿、探矿补偿资金的拨付,某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张唐铁路承德段工程线路压覆范围内采矿、探矿补偿的具体工作。
2012年11月,原铁道部发展计划司作出复函,同意铁路某局提出的张唐铁路压覆矿产资源按300米范围进行补偿。2012年11月30日,原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向铁路某局出具《压覆矿产资源审批情况的函》,表示批复压覆的具体范围是:露天开采矿区评估范围为从铁路路基中心线两侧各60米加上300米爆破安全距离。2015年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承德、张家口、唐山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张唐铁路压覆矿评估补偿工作的通知》,明确张唐铁路压覆矿评估补偿范围为张唐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铁路两侧300米至1000米范围内已有矿业权企业,有开采意向的,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签订协议后,由相关市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2015年12月30日,张唐铁路开通运营。
某矿业公司是大西沟铁矿的采矿权人,《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1年10月8日至2016年10月8日(后延期至2021年10月8日),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生产规模55万吨/年。
根据某指挥部委托,某矿业权评估公司以2011年1月16日为评估基准日对某矿业公司大西沟铁矿采矿权进行评估,以为铁路中心线两侧360米范围内合理补偿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9月出具《采矿权评估咨询报告书》,评估结果为该采矿权于评估基准日价值为2947.68万元,涉及压覆采矿权价值为40.8万元。根据某指挥部委托,某矿业权评估公司以2011年1月16日为评估基准日对某矿业公司大西沟铁矿采矿权进行评估,以为铁路中心线两侧1000米范围内合理补偿提供参考意见,2012年12月出具《采矿权评估咨询报告书》,评估结果为该采矿权于评估基准日价值为2947.68万元,涉及压覆采矿权价值为562.8万元。
根据某矿业公司委托,某矿业咨询公司与某资产评估公司以2013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铁路压覆造成的某矿业公司损失进行评估,出具《因铁路压覆及影响价值补偿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为采矿权价值损失为11269.46万元,采矿权价值、净利润现值、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损失总计评估结果合计42414.14万元。
一审诉讼中,2015年12月,某铁路公司提出鉴定申请,请求对张唐铁路中心线两侧1000米范围内压覆大西沟铁矿的铁矿资源储量进行鉴定;基于储量鉴定结果对采矿权补偿金额进行鉴定;对某矿业公司大西沟铁矿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内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并按照被压覆矿产储量的压覆比例计算评估结果,对可搬迁移动的通用设施设备可评估搬迁费用。某矿业公司提出鉴定申请,请求以2013年3月31日为基准日对张唐铁路压覆大西沟铁矿矿区的矿业权价值以及整个矿区前期投入开采设施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鉴定。
经一审法院委托,某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对压覆大西沟铁矿矿产资源储量进行评估鉴定。鉴定程序中,经鉴定机构某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及某铁路公司申请,一审法院向原承德市国土资源局调取了经评审备案的《大西沟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核实报告》)及相关备案、评审资料。某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根据某矿业公司申请依据《大西沟超贫磁铁矿详查报告》(以下简称《详查报告》)出具《大西沟铁矿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X)》(以下简称《压覆报告X》;根据某铁路公司申请依据《核实报告》出具《大西沟铁矿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H)》(以下简称《压覆报告H》)。《压覆报告X》中评估压覆铁矿资源量为2763.13万吨;《压覆报告H》中评估压覆鞍山式铁矿(Fe3、Fe4)铁矿资源量(333)148949吨,压覆超频磁铁矿(Fe5)铁矿资源量(122b+333)1960336吨。
经一审法院委托,某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张唐铁路压覆大西沟铁矿矿区的矿业权价值、某矿业公司申报资产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鉴定。矿业权价值评估中,根据某矿业公司申请,以2013年3月31日为基准日,依据《压覆报告X》对张唐铁路压覆大西沟铁矿矿区的矿业权价值进行评估,出具《大西沟铁矿(压覆区)采矿权评估咨询报告书》第001号(以下简称《采矿权评估报告》001号),评估结果为咨询评估价值为3223.85万元;根据某铁路公司申请,以2015年1月31日为基准日,依据《压覆报告H》对张唐铁路压覆大西沟铁矿矿区的矿业权价值进行评估,出具《大西沟铁矿(压覆区)采矿权评估咨询报告书》第002号(以下简称《采矿权评估报告》002号),评估结果为咨询评估价值为902.26万元。资产市场价值评估中,以2013年3月31日为基准日出具北方亚事评报字(2019)第01-007号评估报告,评估资产总额为31490.34万元;以2015年1月31日为基准日出具北方亚事评报字(2019)第01-008号评估报告,评估资产总额为17343.86万元,按照被压覆矿产储量的压覆比例(该压覆比基于经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编制的《压覆报告H》计算)对应的委估资产评估价值为:17343.86×20.02%=3472.24万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31日作出(2015)高民初字第4248号民事判决:(一)某铁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某矿业公司采矿权价值损失9022600元;(二)某铁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某矿业公司设备设施投入损失43359650元;(三)某铁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某矿业公司勘查投资费用损失1000000元;(四)某铁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某矿业公司压覆停产裁员补偿损失500000元;(五)某铁路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某矿业公司压覆停产的维持费用1000000元;(六)驳回某矿业公司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某矿业公司本案应属侵权责任纠纷;一审仅判决某铁路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对其他三方未予追责错误;一审判决认定损害赔偿范围错误;一审判决援引部门规范性文件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应以2013年3月作为基准日进行损害评估;一审法院以《详查报告》未经备案为由不予采信,而采信了经过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作为压覆储量核算依据,认定失当等为由,提出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作出(2019)最高法民终1793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焦点有二:一是案涉矿业权被压覆后赔偿或者补偿的标准以及范围如何确定;二是案涉矿业权压覆的责任主体如何确定。
一、关于案涉矿业权被压覆后赔偿或者补偿的标准以及范围如何确定的问题
1.案涉矿业权被压覆后应给予补偿
矿业权压覆是指已设立的矿业权因建设项目压覆导致不能正常行使、相应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由此,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依法需经有权部门批准。基于本案已查明的事实,2009年9月23日,原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对某铁路公司《关于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申请》进行回复,对某铁路公司提交的《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进行了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书,同意该建设项目范围内压覆已查明重要矿产及部分建设非金属矿,建议建设单位处理好与矿业权人利益补偿关系。由此,某铁路公司作为张唐铁路的建设单位已依法履行了矿业权压覆审批手续,案涉压覆行为不具侵权违法性,系合法压覆,但须依法给予被压覆矿业权人相应的补偿。
某矿业公司上诉主张案涉铁矿属于重要矿产资源,压覆矿产审批事宜应报原国土资源部而非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该理由不能成立。原国土资源部下发的137号文第三条规定:“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由省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压覆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或压覆《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所列矿种(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除外)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数量达大型矿区规模以上的,或矿区查明资源储量规模达到大型并且压覆占三分之一以上的,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审批。”根据上述规定,中小型矿区不由原国土资源部审批。某矿业公司的《采矿许可证》载明: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生产规模55万吨/年。根据原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地下开采铁矿30-100万吨/年的为中型矿区,露天开采铁矿不到60万吨的为小型矿区,案涉大西沟铁矿并非大型矿区规模以上,无需由原国土资源部审批。二审庭审时,某矿业公司申请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陈述在勘查过程中资源储量增加具备变更为大型矿的条件,但一是某矿业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二是在矿产资源变化量超过30%或达到中型规模以上的重大变化时,某矿业公司并未依据相关规定申请评审备案调整,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故案涉矿业权压覆手续由河北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有相应的依据,某矿业公司的该项上诉事由不能成立。
2.矿业权压覆补偿以直接损失补偿为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基于本案已查明的事实,某矿业公司自2011年10月8日取得大西沟铁矿的《采矿许可证》,依法取得该铁矿的采矿权,应受法律的保护。案涉张唐铁路建设导致某矿业公司享有的采矿权被压覆,部分矿产资源不能开采利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某矿业公司享有的采矿权,依法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原国土资源部下发的137号文第四条第三项规定:“建设项目压覆已设置矿业权矿产资源的,新的土地使用权人还应同时与矿业权人签订协议,协议应包括矿业权人同意放弃被压覆矿区范围及相关补偿内容。补偿的范围原则上应包括:1.矿业权人被压覆资源储量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所应缴的价款(无偿取得的除外);2.所压覆的矿产资源分担的勘查投资、已建的开采设施投入和搬迁相应设施等直接损失。”该规范性文件确立了矿业权压覆补偿范围原则上应包括的损失项目,尽管没有排除其他可能的损失,但蕴含着以直接损失为补偿的一般原则。考虑到铁路等相关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由此导致的矿业权压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定为系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矿业权被合法压覆且对压覆补偿标准以及范围尚无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参照137号文规定的精神,原则上将对矿业权人造成的直接损失作为补偿的范围符合我国当前阶段的基本国情,至于具体的补偿损失项目可结合具体个案各自的案情综合考虑予以确定。
本案中,某矿业公司上诉主张一审判决将137号文作为判定损害赔偿项目的重要依据,属于适用法律错误,系其理解有误。一审判决并没有将137号文作为直接适用的法律,而是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且明确仅是在确定压覆补偿范围中参考该文件的精神,不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问题。实际上,一审判决参照13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案具体案情,对某矿业公司主张的采矿权价值、设备设施等资产投入、勘查投资费用、压覆停产裁员支付的补偿款、压覆停产的维持费用等损失项目予以支持或部分支持,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并无不当。
3.矿业权价值评估应以经主管部门评审备案的勘查报告为基本依据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是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落实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法律要求、履行矿产资源所有者职责,依申请对申请人申报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审查确认,纳入国家矿产资源实物账户,作为国家管理矿产资源重要依据的行政行为。就本案而言,案涉《核实报告》系经过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评审备案,也是一审法院依据某铁路公司的申请从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调取的,真实性可以确认;而某矿业公司主张应作为采矿权价值评估依据的《详查报告》系其单方委托勘探机构作出的,尚未依法报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评审备案并取得新的储量备案登记证书;且某矿业公司在取得《详查报告》至本案纠纷发生的数年时间内,亦没有证据证明其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过评审备案,《详查报告》的真实性难以确认。在无其他证据足以证明经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内容虚假、错误的情况下,将该报告及所载资源储量作为矿业权价值评估的基本依据,符合本案的实际情况。至于评估的基准日标准,因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5年1月31日以下发通知形式最终确定张唐铁路压覆矿评估补偿范围为张唐铁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故一审判决原则上将2015年1月31日作为评估基准日有相应的事实基础。一审判决据此采信基于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为储量评估依据、以2015年1月31日为基准日作出的《采矿权评估报告》002号并作为案涉采矿权价值损失认定的基本依据,并无不当。某矿业公司二审提交的其单方委托第三方出具的评审意见、专家分析意见以及申请专家出庭陈述意见,主要内容为本案应采信基于《详查报告》作出的《采矿权评估报告》001号,但前已述及,《详查报告》作出后并未办理相应的评审备案手续,其真实性难以确认;在此情况下,第三方出具的评审意见、专家分析意见以及当庭陈述均不予采信。
4.矿业权部分压覆但未导致整个矿业权不能行使的应给予相应比例的补偿
原国土资源部137号文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建设项目压覆区与勘查区块范围或矿区范围重叠但不影响矿产资源正常勘查开采的,不作压覆处理。”矿业权压覆补偿范围应以被影响矿产资源开采的矿区范围为基础,若系整体或者核心压覆导致矿区全部矿产资源不能开采、整个矿业权不能行使,压覆补偿范围应为整个矿区范围;若仅系部分压覆,压覆补偿范围应以压覆区与矿区的重叠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受到影响的部分为基础。部分压覆的矿产资源,根据压覆面积或压覆储量占整个勘查区或矿区面积或储量的比例进行分割计算。就本案而言,基于经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可以确定案涉矿体现储量压覆比为20.02%,在无证据证明系核心压覆的情况下,一审判决综合考虑被压覆矿产储量的压覆比例、矿产现状等因素,以被压覆部分矿区作为补偿范围,确定按照25%计算资产损失,并无不当。某矿业公司尽管主张应给予其全部补偿,但现有证据不足以证实案涉压覆行为导致其矿区全部矿产资源不能开采、整个矿业权无法行使,故该项上诉事由不能成立。
二、关于案涉矿业权压覆的责任主体如何确定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原国土资源部137号文第四条的规定,矿业权压覆报批系由建设单位申请办理,相关压覆补偿事宜亦由建设单位负责。就本案而言,张唐铁路项目的压覆审批事宜,即是由建设单位某铁路公司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关于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申请》《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报告》;主管部门经评审,同意该建设项目范围内压覆已查明重要矿产及部分建设非金属矿,并作出《关于“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批复》,同时建议建设单位处理好与矿业权人利益补偿关系。由此,某铁路公司作为案涉张唐铁路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被压覆矿业权人承担压覆补偿责任。
某矿业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第三款关于“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七条关于“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主张某铁路公司、铁路某局、某项目部、某指挥部承担连带责任。鉴于本案压覆经过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依法审批,并非违法压覆,不存在前述主体承担连带责任的事实基础。且除铁路某局是受某铁路公司委托进行张唐铁路代建工作,可以理解为二者之间成立委托代理关系外,某项目部仅是铁路某局为推进张唐铁路建设而登记设立的机构,某指挥部则是承德市人民政府为了便于推进承德市铁路建设及征地拆迁工作而设立且未进行机构登记,与某矿业公司均不存在委托代理法律关系,故前述法律规定对其并不适用。关于代建单位是否承担补偿责任的问题。若被压覆矿业权人仅起诉代建单位而未同时起诉建设单位,基于对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可以结合具体案情以及矿业权人的诉求确定代建单位是否为适格责任主体。若代建单位需要承担压覆补偿责任,可在对矿业权人承担责任后依据其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委托代建合同或者其他约定另行向建设单位追偿或内部协商确定责任承担。因此,在建设单位、代建单位均作为当事人被诉的情况下,一审判决确定由建设单位某铁路公司承担案涉采矿权压覆补偿责任,铁路某局、某项目部、某指挥部不承担责任,有相应事实和法律依据,并无不当。
裁判要旨
1.在取得合法审批手续后进行的压覆矿产资源行为,压覆行为人根据国家政策承担相应的压覆补偿责任,而非按照违法侵权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矿业权压覆补偿以直接损失补偿为一般原则,具体的补偿损失项目可结合具案案情综合考虑予以确定。
2.矿业权价值评估应以经主管部门评审备案的勘查报告为基本依据。矿业权部分压覆但未导致整个矿业权不能行使的,应给予相应比例的补偿。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33条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第3条、第4条
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5)高民初字第4248号民事判决(2019年7月31日)
二审: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终1793号民事判决(2020年12月30日)
(环资庭)
一、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属于什么纠纷1、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如何提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诉讼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要区分不动产和动产确定管辖。不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应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动产的损害赔偿纠纷,适用一般地域管辖,一般由造成动产损毁的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合同纠纷起诉流程怎么走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几下几点:1、了解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2、去管辖的法院进行起诉;3、起诉后法院会把案件落实到法官办理;4、准备起诉相关的证据资料等;5、开庭时间和地方的确定和告知;6、进行案件受理。
上诉人李某某因与被上诉人徐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不服法院民事判决,向法院提起上诉。法院于2022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2年1月15日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李某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鲁某某,被上诉人徐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林某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李某某上诉请求:1.请求撤销尉犁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依法改判上诉人向被上诉人赔偿95,150元。2.由被上诉人承担一、二审诉讼费用。事实和理由: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原审法院在证据采信、认证方面违反法律规定。首先,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05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照法律规定,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该条对人民法院审查判断证据作出了原则规定。尉犁县公安消防大队尉公消火认字(2018)第0008号《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公文书证,确实较私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但必须是在证据实质真实的基础上方有可比性。其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7条规定了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的审核认定方法,其中第四点就要求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民事诉讼中,无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真实性均包含形式真实与实质真实两个层面,前者指文字记载的陈述内容由其制作者所为,后者指文书记载的陈述内容对于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价值。形式真实不等同于实质真实。《火灾事故认定书》具有形式真实,但因其不符合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故其不具备实质真实性。再则,上诉人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该《火灾认定书》实质不真实,但原审法院却未依照《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14条对公文书证证明力规则的规定,径行对认定书作出认定。综上,原审法院在证据的审查核实和证据采信方面违反法律规定,显属适用法律错误。为维护上诉人的合法权益,特提出上诉,望判如所请。徐某辩称,一审认定依据《火灾事故认定书》作出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请求二审驳回上诉。徐某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损失429,230元;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8年3月24日13时许,被告李某某在尉犁县团结镇西海子村自己的梨园西侧的地埂子上焚烧枯草引发火灾,经尉犁县公安消防大队尉公消火认字(2018)第0008号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引发火灾烧毁原告的树苗、菌袋、苇板、棉被等物品,共造成原告直接财产损失429,230元。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李某某对自己焚烧枯草引发火灾,烧毁原告财物的事实认可,故原告徐某要求被告赔偿财产损失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庭审中,被告李某某辩称,对尉犁县消防大队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中认定的电动机、卷扬机4套、变压器1套、950米的钢管、50块石膏板认定的价格共计28,770元认可,其余损坏物品及认定的损失价格均不认可,其向法庭提交了(2016)新2823民初1435号民事判决书(网上打印件)1份、(2017)新2823民初429号民事判决书(网上打印件)1份、(2019)新2823民初608、609号民事判决书(网上打印件)各1份、公证书复印件1份,欲证明原告从2016年开始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大棚中没有种植和培育苗木,2017年至2019年原告的土地一直撂荒,2018年3月24日起火时就不可能存在存活的菌包和树苗,故原告主张的菌包、树苗及其他损失是不存在的。该组证据并不能证实被告所要证实的问题。被告提供的2名证人,欲证明尉犁县消防大队的事故认定书没有事实客观性,鉴定的损失不正确。法院认为,证人并非专业的鉴定人员,并无能力对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的数量、金额作出客观、科学及正确的认定,经查明消防大队给被告以送达火灾事故认定书、价格认定书和林业技术鉴定书并告知了相关权利,被告无证据证实火灾发生后其向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消防支队提出了复核而该部门未予受理,尉犁县公安消防大队已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委托尉犁县价格认证中心对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作出涉案物品价格认定结论书,并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书,尉犁县价格认证中心具备涉案物品价格认定资质,尉犁县公安消防大队系履行火灾事故调查、认定的法定职能部门,其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涉案物品价格认定书具有相应的证明力,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法院予以采纳。对被告关于实际损失的抗辩主张,被告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应承担不利后果。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429,230元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遂判决:被告李某某于判决生效后立即赔偿原告徐某财产损失429,230元。法院二审期间,当事人围绕上诉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上诉人提交证据一:尉犁县塔里木供电所2016年6月16日至2018年3月16日共计22张电费账单,旨在证明被上诉人徐某自2017年5月开始就没有用电记录,案涉大棚没有生产经营条件。徐某质证认为,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均不认可。认为是否产生电费与大棚是否具备生产条件不具备关联性。上诉人提交证据二:尉犁县团结镇孔湾村村委会出具的证明一份,旨在证明徐某在孔湾村种植大棚期间2017年-2018年未缴自来水费。徐某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认可,认可欠缴水费的事实,但认为没有交自来水费是因为与村委会存在承包费争议,同时认为正因为使用了自来水才存在欠水费的情形。被上诉人提交新疆尉犁县团结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情况说明一份,旨在证明村委会水井房接入一条自来水管满足大棚看护人员生活用水、育苗用水及其他方面用水的事实。上诉人对该证据的真实性认可,对关联性及证明的问题不认可,认为可以证明徐某的大棚有自来水设施,但不能证明使用了自来水。法院对上诉人提交的“证明”及被上诉人提交的“情况说明”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关联性予以确认。上诉人提交的电费账单仅能证明未产生电费的事实,但不能证明案涉大棚不具备用水生产条件的待证事实,法院对证据的关联性不予采信。对当事人二审争议的事实,法院认定如下:2014年6月,徐某与团结镇孔湾村村委会达成村民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承包协议。建设期间,徐某提出大棚种植人员日常需要常住看护,同时蔬菜育苗期间地下水不符合育苗条件,希望政府给予解决困难。镇政府经实地勘察后,同意从村委会水井房接入一条自来水管,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要。从李某某提交的尉犁县塔里木供电所出具的客户名称为“徐某”的电费账单显示,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未产生电费。徐某种植大棚在2017年-2018年期间使用自来水浇灌。法院认为,归纳双方诉辩意见,二审双方争议的焦点为:《火灾事故认定书》能否作为认定本案认定李某某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上诉人认为《火灾事故认定书》不能作为认定赔偿数额的依据,主要是认为徐某种植的大棚电费账单显示2017年5月之后没有用电记录,该大棚未使用机井水,故对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认定“火灾造成2.1万盘枸杞苗、26100棵胡杨树苗、3万个杏鲍菇袋、及240株桃树苗的烧毁”结论提出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李某某主张大棚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但其提交的电费账单及“证明”,仅能证明徐某的大棚未使用机井水及2017年-2018年未缴纳自来水费的事实,并不能证明徐某的大棚不具备用水条件的待证事实。又根据二审查明的事实,徐某的大棚系采用自来水浇灌。据此,法院认为,火灾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消防部门就涉案火灾的原因进行认定,并依据现场勘察笔录、现场照片和视频、询问笔录、案涉物品价格认定结论书等证据作出,该事故认定书查明起火原因等事实清楚,作出结论的依据充分,且程序不违反法律规定,依法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一审法院对该《火灾事故认定书》予以采纳并无不当。李某某收到火灾事故认定书后,未在法定的期限内向有关部门提出异议,在判决作出前,也未提交充分证据推翻该《火灾事故认定书》的结论。对李某某上诉称大棚不具备用水条件,故不存在枸杞苗、胡杨树苗等469,749元损失的上诉请求,法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李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738.50元,由李某某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王-波于1996年月10月3日以3.9万元向海口市**区汽车修理厂购买了一辆组装翻新旧丰-田牌面包车,未经有关部门办理车辆牌照、过户及劳动手续,就投入客运营运。1997年1月18日中午12时,王-波的丈夫王*华将面包车开到陆*天经营的“金城洗车场”冲洗,但没有告知何时来领车,就离开洗车场。洗车工人陆*山(陆*天之子)、林*运、王*崇将该车推到车场旁边停放。晚八时许,几位女学生到洗车场洗澡,洗车工林*运约他们一起到澄迈县福山“红城欢乐园”游玩,林*运使用自己的钥匙将该车发动开出,当车行驶到澄迈225线60km+40km转弯路段时,发生翻车事故,汽车严重损坏。当晚11时许,陆*山获知林*运驾驶王*华的汽车去福山游玩发生翻车事故后,找到王*华一起赶到事故现场,经澄迈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进行现场勘查后,当夜将该车拉回澄迈县机动车辆检测厂停车场停放至今。1997年1月30日,澄迈县交警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林*运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尔后,王-波多次要求陆*天赔偿车辆损失,陆*天则以面包车的损坏系洗车工林*运、王*崇擅自开车造成事故所致,与洗车场无关,拒绝赔偿。王-波索赔未果,遂于1997年4月9日向澄迈县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结果及上诉的主要内容
一审法院受理该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一审法院认为,原告王-波之丈夫王*华将原告的丰-田牌面包车交给被告陆*天经营的“金城洗车场”冲洗。该洗车场工人已对原告的车辆作了清洗,双方产生了劳务关系和车辆保管关系。原告未领取车前,洗车场对清洗之车辆负有保管之责任。被告陆*于是该洗车场的业主,没有管好洗车工,致使林*运、王*崇擅自驾驶已清洗好的原告的丰-田牌面包车外出游玩,发生翻车事故,造成车辆损坏,被告陆*天应承担主要责任。原告王-波之丈夫将车辆交给洗车场冲洗后长达八小时未领回,也有过错。因此,原告也应承担部分责任,被告林*运是洗车场的洗车工人,也是造成车辆损坏的直接责任者,应对车辆损失承担连带责任。被告王*崇虽然是车场工人,但不是导致翻车事故直接责任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原告请求被告陆*天赔偿车辆修理费、车辆管理费,证据充分,请求合理应予支持,但请求赔偿车辆停止营运六个月的损失,因该车未办理营运手续就进行营运,属非法营运,其损失不予保护。据此判决:一、被告陆*天给原告王-波赔偿汽车损坏维修和车辆保管费为26850元的80%,计人民币21480元。被告林*运负赔偿的连带责任。二、原告王-波自行承担汽车损坏维修和车辆保管费26850元的20%,计人民币5370元,被告陆*天不服,向海南中院提起上诉称:王-波的面包车没有办理过户手续,属不合法车辆,不应受法律保护,且赔偿责任不应由其负担。另外造成该车损坏的行为人是林*运,应由林*运负全部赔偿责任。请求:1、撤销原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赔偿责任由林*运承担;3、原告承担一、二审诉讼费。王-波辩称:洗车场在接到车辆进行冲洗时,就已形成委托冲洗车辆的法律关系。我付劳务费给陆*天,陆*天就有义务清洗、保管我的车。虽然造成我车辆的损坏行为人不是陆*天,但这是由于陆*天管理不当造成的。应由陆*天负全部赔偿责任。
一、基本案情
仪陇县**大酒店是仪陇县县城搬迁前最高档的酒店,罗某是该酒店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消防报警线路等设施、设备供应商和安装人。由于**大酒店未能及时支付工程款,双方于2003年12月12日达成还款协议,约定酒店方从2004年1月起每月支付罗某工程款1万元,如违约罗可停止酒店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后**大酒店违约,2004年8月21日,罗将服务总台的电脑管理系统关闭,致使电视、电话、房卡无法正常使用。
2004年2月14日,刘某承包了**大酒店的餐饮部、康乐服务中心(茶房部、桑拿部、游泳池),并订立了书面合同。合同约定承包期限为一年,首付20万元,以后每月初付承包费现金4.2万元。截止2004年8月15日累计支付承包费用59.7万元(但相当部份是通过消费抵帐方式)。
此前,**大酒店与某甲、某乙货款纠纷案已进入执行程序,仪陇县人民法院裁定**大酒店以客房部经营权清偿债务,某甲、某乙共享有客房部六个月的经营权。后某甲、某乙将此经营权以每月8.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刘某,期限200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酒店电脑系统关闭后,刘某无法正常经营。刘某遂于8月26日诉至仪陇县人民法院,要求罗某赔偿15万元。起诉前后,刘某于8月24日请电信局对外电话重新安装恢复,9月2日请广电局对电视系统进行恢复;罗某于9月2日恢复内部通话系统,9月5日恢复房卡系统。
二、法律要点辨析
此案涉及两份合同的冲突,两份合同又都是有效的。单就前一份合同而言,罗某的行为应当是正当的合同行为;单就后一份合同而言,罗某对刘某的承包经营行为造成了侵害。怎样分析和处理此合同冲突是本案的关键。
三、律师工作
罗某委托本律师作为代理人参与了本案一审、二审程序。
本案中罗某关闭酒店控制系统的行为和刘某遭受的损害均无争议,主要争议在法律方面。抗辩意见未被一审法院采信。
法律分析:
属于财产损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北京市拆迁补偿规定001号文件
●北京市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1
●北京市拆迁文件
●关于北京拆迁补偿
●北京拆迁补偿标准2020
●2021年北京市拆迁法
●北京市拆迁政策
●2020年北京拆迁补偿
●北京市2021年拆迁政策
●2021年北京拆迁补偿政策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北京市拆迁补偿标准明细2021,2021年北京市拆迁法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陶琴
内容审核:苗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