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假警怎么定义,报假警怎么定义,报假警是指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等行为。报假警一般要看报警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者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故意报假案的,公安机关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其处以拘留和罚
报假警是指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等行为。
报假警一般要看报警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者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故意报假案的,公安机关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其处以拘留和罚款。因报假案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刑事犯罪的,则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恶意骚扰110是违法行为,对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报假警等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罚和打击。
公安处理报假警的方法:
1、对明显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立即通知报告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告;
2、重复报警、正在办理或者已经办结的,应当向报案人说明,不得重复办理报案登记;
3、故意报假警、假案,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侦查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还将依照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报假警会浪费公共资源,影响公安机关正常出警秩序,属于违反《治安处罚法》的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会被罚款和行政拘留;屡教不改,后果严重的,会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法律分析:报假警是指故意报假警、报假案,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如果有报假警的情况,公安机关将依据《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如果情节严重的,将会被追究诬告陷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法律分析:如果是不满14周岁的孩子报假警,不做行政处罚,只需监护人加以管教。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孩子,则公关机关有权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考虑到是未成年人,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假报警是违反治安的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报假警怎么定义的
●报假警怎么定义诈骗罪
●报假警怎么定义情节恶劣
●报假警怎么定义犯罪
●报警后调查与事实不符
●报警立案需要多少钱
●报假警最怕三个证据
●报假警的定义
●报假警如何定性
●报假警是什么行为
●报假警怎么定义的
●报假警怎么定义的
●报假警怎么定义犯罪
●报假警怎么定义情节恶劣
●报警后调查与事实不符
●报警立案需要多少钱
●报假警最怕三个证据
●报假警的定义
●报假警如何定性
●报假警是什么行为
●征地拆迁补偿定义,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是依据什么制定: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什么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定义是什么: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发明专利定义是什么,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2022年拆迁补偿费的定义,2022年拆迁补偿标准: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腾退和拆迁的定义及区别,腾退和拆迁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土地征收的定义是什么意思,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特点: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定义是什么,土地征收和拆迁的区别: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土地征收和征用有什么区别: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城中村改造定义和标准最新,城中村改造涉及哪些法律问题:今日城中村改造更新
●城中村改造定义和标准是什么,城中村改造算拆迁还是征收:今日城中村改造更新
●土地征收的定义是什么意思,土地征地是什么意思: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城中村改造定义是什么内容,城中村改造算拆迁还是征收:今日城中村改造更新
●土地征收的定义,土地征收和征用有什么区别: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拆迁补偿自定义,拆飘窗违反什么规定: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土地征收解释,房屋征收的定义及相关规定是什么?: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城中村改造定义标准规范,石家庄市城中村改造政策规定:今日城中村改造更新
●征地拆迁补偿定义,拆迁补偿与征地补偿一样吗: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报假警怎么定义诈骗罪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华兴
内容审核:李站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