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区别是什么?,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区别是什么,(一)强制拆迁,指的是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之前
(一)强制拆迁,指的是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实施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实施强制拆迁之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强制拆迁分司法强拆与行政强拆两种,区别如下:
行政强制拆迁与司法强制拆迁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迁的启动时间是相同的,均在区、县房地局作出拆迁补偿的安置裁决之后;强迁的申请人是相同的,提出申请的人均系区、县房地局;强迁的对象是相同的,均是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予搬迁的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等。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1、性质不同
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政府,动用的是政府的行政力量,是政府在行使行政职权,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政府承担。司法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法院,动用的是司法力量,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法院承担。
2、效率不同
行政强制拆迁不受诉讼的影响,即不论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是否在可以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之内,不论他们提起诉讼是否已经结束,是否能够胜诉,均不停止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因此,行政强制拆迁具有系政府内部直接审批执行、不受诉讼的约束等效率较高的特点。而房地局申请司法强制拆迁是以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诉讼,诉讼是否终结,以及房地局是否胜诉为前提的。
3、社会公信度不同
行政强制拆迁由作出裁决的房地局直接向政府申请执行,政府其他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督。被执行人若认为裁决或者执行裁决的强迁不当,因无阻止行政强制拆迁的法律救济渠道,以致行政强制拆迁过程中被执行人与政府的对立和冲突时有发生。行政裁决进入申请强制执行的司法程序,系行政裁决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的程序,相对于行政强制拆迁而言,其强制执行的社会公信度亦就更高。
(二)强制拆除,指的是对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强制拆除分合法的司法拆除和违法的强制拆除。
1、合法的司法拆除
这类强拆主要针对违章建筑,一般指公民个人私搭乱建的房屋,这类房屋通常没有经过审批手续,针对这类建筑,通常要走司法拆除的手续,但是,这类拆除也并非行政机关可以随意拆除的,通常,在对违章建筑实施强制拆除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违章建筑的实施者做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同时,告知行政相对人六十天复议或六个月诉讼的救济途径,只有在行政相对人既不复议也不诉讼,也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前提下,行政机关才可在期限届满之日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违法的强制拆除
违法的强制拆除通常是各地的征收部门为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而私自进行的强拆活动,对于一些对补偿不满意而拒绝搬迁的被征收人,征收部门往往滥用私权通过将其房屋认定为违章建筑的方式,进而达到其强制拆除完成业绩的目的,因此,法律所规定的合法的认定违建强拆的程序变成了征收部门变相侵害百姓权益的刽子手。
所以违法强拆一般是指征收部门在没有任何手续的前提下,不履行相应的催告程序,也未告知行政相对人具体的权利,对百姓的房屋进行的一场不符合法律程序的掠夺式拆除活动。为了达到其拆迁的目的,有些征收部门甚至不惜在半夜对被征收人搞突袭拆迁,这些拆迁方式都是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
强制拆迁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被拆迁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搬迁义务的而责成有关部门强制被拆迁人履行搬迁义务,将被拆迁人所有的房屋及附属物予以拆除的行政强制行为。行政强制拆迁是一种强制被拆迁人履行拆迁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强制拆迁的法律依据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该条规定:“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从法律上讲,拆迁人合法取得拆迁许可证,给被拆迁人作了合法补偿和安置后,就有权利拆除被拆迁人所有或使用的房屋及附属物,同时被拆迁人在房屋拆迁裁决限定的搬迁期限内负有履行搬家腾地的义务。强制拆迁需以作出房屋拆迁裁决为前提。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事宜达不成协议,应首先申请房屋拆迁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拆迁裁决,裁决机关裁决后,被拆迁人仍然拒绝履行拆迁义务,方可实施行政强制拆迁。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未履行或未经拆迁裁决的,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补偿资金或者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均不得实施强制拆迁。在决定强制拆迁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提前15日通知被拆迁人,动员被拆迁人自行搬迁。
强制拆迁时,应当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被拆迁人单位代表到现场作为证明人,并由公证部门进行证据保全。根据《条例》规定,对被拆迁人不履行裁决规定的搬迁义务的,应由县、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强制拆迁的实施主体是县、市人民政府,如果县、市人民政府未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有关部门不得自行实施强制拆迁。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
第二十条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强制拆迁,应当提交下列资料:(一)行政强制拆迁申请书;(二)裁决调解记录和裁决书;(三)被拆迁人不同意拆迁的理由;(四)被拆迁房屋的证据保全公证书;(五)被拆迁人提供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权属证明或者补偿资金证明;(六)被拆迁人拒绝接收补偿资金的,应当提交补偿资金的提存证明;(七)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强制拆迁条件有:已经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给予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的;被征收方已签订征收补偿协议但未按协议期限履行交房义务的;法定期限内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同时不申请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的;逾期不改正的违章建筑。【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一、强制拆迁是否能申请国家赔偿1、不是所有的强制拆迁都能申请国家赔偿,只有房屋拆迁部门在强制拆迁房屋时,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的,被拆迁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二、申请国家赔偿条件1、赔偿请求人应当是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到损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及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受到损害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2、赔偿义务机关应当是因自身或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两个以上机关共同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两个以上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3、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害的事实根据;4、被侵权事项已经依法确认;5、已经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已经过复议程序;6、属于法定的国家赔偿范围和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7、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
强制拆迁是指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拆迁的行为。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征收人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或周转房,被拆迁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的可以申请强制拆迁。
一、取得征收补偿决定书怎么办
被征收人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如果对决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强制拆迁条件必须满足吗?
强制拆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法定条件:(1)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法律后果一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拆迁;二是人民法院不能强制执行。实践中有些市、县人民政府不守法,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不能依法进入强制执行程序,进行强制拆迁。(2)强制拆迁以补偿决定为前提。如果没有补偿决定,任何单位都不能采取强制拆迁。实践中,可以强制拆迁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签订了补偿协议,不搬迁的;二是作了补偿决定,既不搬迁又不按照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3)必须对被征收人给予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房。没有提供货币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的不能强制拆迁。(4)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A、明显缺乏事实根据;B、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C、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的;D、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E、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F、超越职权;G、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三、农村房屋强制拆迁有哪些程序
被征收人在规定的签约期没有签约的,强制拆迁程序即会启动,但是,启动强制程序并不等于房屋立即会被强拆,这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会经历以下程序:第一步,制定具体补偿安置方案并要求被征收人在一定期限内答复。在此期间,地方政府一般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协调,如果协调不成功,进入第二步,申请市、县国土资源局依法作出责令交出土地的行政决定。市、县国土资源局收到申请后,一般先向被征收人发出《交出土地通知书》,如果被征收人无动于衷就进入第四步、即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被征收人在收到《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后,应当在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既不复议,也没诉讼,又不签约的,拆迁方就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那么强拆就会随即而至。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
《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区别是什么意思
●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区别是什么呢
●强制性拆迁合法吗
●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属于
●强制拆迁有法律依据吗
●强制拆迁是否合宪
●强制拆迁违法吗?
●什么叫强制拆迁
●强制搬迁和强制拆除
●强制性拆迁怎么办
●如何区分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怎么区别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有什么区别,国有土地拆迁和集体土地拆迁有什么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营业执照原件和副本的区别,营业执照副本编号是什么: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职工社保与居民社保的区别,居民社保和职工社保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市里的楼房拆迁怎么补偿,楼房和平房动迁的补偿区别: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征地补偿协议签订拆迁,协议拆迁和征收拆迁的区别: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集体企业拆迁有区别吗,集体企业拆迁有区别嘛?: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2023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拆迁区别是什么呢,国有土地拆迁和集体土地拆迁有什么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如何辨别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区别,怎么区别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如何区分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差异?,怎么区别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如何区分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怎么区别企业拆迁在国有土地上和集体土地上: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网络侵权和传统侵权的区别有,网络侵权和传统侵权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专案和普通案件的区别,专案和普通案件的区别是什么: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有限公司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公司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自然独资人与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区别,自然人独资是一般纳税人吗: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版权和商标注册的区别,申请版权和注册商标有什么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区别和联系,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哪个要缴土地增值税,两者有什么区别?,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交土地增值税吗: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医保公司交的多少划入个人账户,医保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个人缴纳的医保和公司缴纳的医保有什么区别,公司交的医疗保险和个人交的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今日征拆法律知识更新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强制拆迁和强制拆除区别是什么呢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方仪
内容审核:李娜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