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 环保拆迁 集体土地 企业 国有土地 强拆维权 工程占地 农田征收
电       话: 400-1598098 咨询热线: 13811117637

2024年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 发布时间:

    2024-07-26 17:05:17
  • 作者:

    圣运律师
  • 字体大小

    []

2024年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

2024年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 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3年9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第六条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 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第八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九条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十条 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罪司法解释

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罪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条

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4年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4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司法解释2024最新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4年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刑事案件要不要坦白?刑事案件真的坦白从宽吗?,刑事案件坦白怎么量刑: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北京市公安局受案规定,北京刑事案件立案规定: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解释最新

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

检察院撤诉会有案底吗,刑事案件检察院撤诉有案底吗: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新

敲诈勒索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全文

2024年贪污贿赂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内容审核:李站波律师

来源:临律-2024年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新,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电话:400-1598098    邮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

拆迁律师  征地律师  征地拆迁补偿  版权所有 ©2011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京ICP备11044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