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 环保拆迁 集体土地 企业 国有土地 强拆维权 工程占地 农田征收
电       话: 400-1598098 咨询热线: 13811117637

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 发布时间:

    2025-05-06 23:14:41
  • 作者:

    圣运律师
  • 字体大小

    []

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法释〔2023〕5号  (2023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90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

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 ● 圣运推荐: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法释〔2023〕5号

      (2023年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90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

      为正确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侵权人因实施下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环境的;

      (二)排放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污染环境的;

      (三)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的;

      (五)其他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

      第二条 因下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引发的民事纠纷,不作为生态环境侵权案件处理:

      (一)未经由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介质,直接造成损害的;

      (二)在室内、车内等封闭空间内造成损害的;

      (三)不动产权利人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相邻不动产权利人损害的;

      (四)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受到损害的。

      前款规定的情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民事责任。

      第三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经营活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相邻不动产权利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行为人不论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行为人以外的其他责任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五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同一损害,每一个侵权人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每一个侵权人的行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请求侵权人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侵权人主张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第七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部分侵权人的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部分侵权人的行为只造成部分损害,被侵权人请求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侵权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并与其他侵权人就共同造成的损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被侵权人依照前款规定请求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侵权人与其他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受偿范围应以侵权行为造成的全部损害为限。

      第八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部分侵权人能够证明其他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已先行造成全部或者部分损害,并请求在相应范围内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九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分别排放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污染物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条 为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提供场地或者储存、运输等帮助,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请求行为人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一条 过失为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提供场地或者储存、运输等便利条件,被侵权人请求行为人承担与过错相适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行为人存在重大过失的,依照本解释第十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将所属的环保设施委托第三方治理机构运营,第三方治理机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排污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排污单位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有过错的第三方治理机构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将污染物交由第三方治理机构集中处置,第三方治理机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第三方治理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排污单位在选任、指示第三方治理机构中有过错,被侵权人请求排污单位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四条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单位与第三方治理机构应当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一)第三方治理机构按照排污单位的指示,违反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二)排污单位将明显存在缺陷的环保设施交由第三方治理机构运营,第三方治理机构利用该设施违反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三)排污单位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将污染物交由第三方治理机构处置,第三方治理机构违反污染防治相关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四)其他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第十五条 公司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被侵权人请求股东承担责任,符合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六条 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 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履行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民事主体,未履行法定义务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八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或者第三人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侵权人以损害是由第三人过错造成的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九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第三人承担责任,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侵权人、第三人就全部损害承担责任。侵权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侵权人就全部损害承担责任,第三人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责任。侵权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就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向其追偿。

      第二十条 被侵权人起诉第三人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向被侵权人释明是否同时起诉侵权人。被侵权人不起诉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的规定通知侵权人参加诉讼。

      被侵权人仅请求第三人承担责任,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第三人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被侵权人请求其与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人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故意出具失实评价文件的;

      (二)隐瞒委托人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事实的;

      (三)故意不运行或者不正常运行环境监测设备或者防治污染设施的;

      (四)其他根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第二十二条 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赔偿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以及为防止损害发生和扩大而采取必要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被侵权人同时请求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影响他人取水、捕捞、狩猎、采集等日常生活并造成经济损失,同时符合下列情形,请求人主张行为人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请求人的活动位于或者接近生态环境受损区域;

      (二)请求人的活动依赖受损害生态环境;

      (三)请求人的活动不具有可替代性或者替代成本过高;

      (四)请求人的活动具有稳定性和公开性。

      根据国家规定须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活动,请求人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时未取得许可的,人民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向其他侵权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侵权人就惩罚性赔偿责任向其他侵权人追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五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为有无许可,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危害性,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各侵权人的责任份额。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承担连带责任,实际承担责任的侵权人向其他侵权人追偿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被侵权人对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重大过失,侵权人请求减轻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支持。

      第二十七条 被侵权人请求侵权人承担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期间,以被侵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侵权人、其他责任人之日起计算。

      被侵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侵权人、其他责任人之日,侵权行为仍持续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被侵权人以向负有环境资源监管职能的行政机关请求处理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损害为由,主张诉讼时效中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 本解释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12号)同时废止。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生态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

    生态环境破坏侵权责任

    生态侵权的责任形式

    提起生态环境侵权诉讼的主体

    生态环境损害民事索赔权

    环境侵权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区别

    生态环境破坏承担的侵权责任

    生态环境破坏侵权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提起的赔偿诉讼案件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2024全文

    生态环境移送犯罪案件的规定主要内容,环境污染案件移送规定: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2024年生态环境统计管理办法最新全文

    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2024

    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24

    全国优秀裁判文书|生态环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责任案例: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哪些生态环境损害情形需要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哪些: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最新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24版全文

    生态环境统计管理办法最新版

    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来源:临律-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态环境损害民事索赔权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电话:400-1598098    邮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

    拆迁律师  征地律师  征地拆迁补偿  版权所有 ©2015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京ICP备11044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