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农村拆迁,章丘农村拆迁标准: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章丘农村拆迁,章丘农村拆迁标准
在济南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杨胡村,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绣楼”,距今至少200多年的历史。这座建筑保存完整,楼体坚固实用,而且没有经过后期的维修,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样貌,其建筑工艺令人称赞。目前,整个杨胡村正在进行拆迁,村民们希望这座建筑能够保存下来。
生活日报记者 郑希平
章丘清代老建筑 记者 王鑫 摄
很多房子 外墙写上拆字
2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章丘区明水街道办事处杨胡村,村里的很多房子外墙上都写了大大的“拆”字,村民们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村里已经列入了拆迁计划。
记者看到,整个村子多是平房,红砖红瓦之中有座建筑格外醒目。整个建筑外墙呈现青色,夹杂着白色的石头,村里人都说,这座建筑物是清朝就有的,应该是当年的“绣楼”,但具体是哪年建成的,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楚。
所谓的绣楼,是旧时大家闺秀的居所,未出嫁的女子在此学做女红,待到出嫁的时候,还可以登到二楼高处,从窗户往外抛出绣球。这座房子的主人韩云法告诉记者,这里是自己的祖宅,祖辈在清朝年间曾中过进士,但具体哪一年,谁中的,他们也无从考究了。
章丘清代老建筑 记者 王鑫 摄
“绣楼”5年前还住人,建筑档次很高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整个“绣楼”建筑档次很高,建筑工艺也让人赞叹。
整座建筑有两层,一楼和二楼用木头隔开,形成木质“天花板”。虽然已历经200多年,但天花板外观依旧发亮,而且十分坚固,踩上去也没有发出吱吱的声响。“应该是用某种药物浸泡过,不然这么多年虫蛀侵蚀,早就烂了。”韩云法猜测道。
章丘清代老建筑 记者 王鑫 摄
一楼的西面有一处楼梯,也是纯木头制作而成。拾级而上,二楼和一楼基本一样的格局,二楼一共有六个窗户,整个楼顶也都是木头搭建而成。“外墙有70公分厚,外面是一层青砖,里面全是土坯,整个屋子冬暖夏凉……”韩云法说,5年前自己和老伴还住在这里,原先这里有座大院,“绣楼”只是大院里的一处房屋,此后几经建设和规划,其他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记者看到,绣楼屋顶上有各种精美的雕刻。有一条小哈巴狗,一条张口的龙,村里人称之为“张口兽”,还有狮子头等。更有两个避雷针,对称着分布在房顶两侧。
章丘清代老建筑 记者 王鑫 摄
专家称建造者非富即贵,呼吁加以保护
当时家里如果没有当官的,是不允许建造这样的建筑,更不允许在屋顶放置张口兽等。”韩云法的儿子告诉记者,目前整个村里都面临拆迁,他们希望这座祖宅可以保留下来。
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告诉记者,目前清代现存的建筑已经很少了,档次这么高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座建筑很是珍贵。
章丘清代老建筑 记者 王鑫 摄
李铭表示,从建筑风格看,房屋建造者要么是官宦人家,要么是富商。整个建筑墙体除了青砖外,还搭配了“丁字石”,不仅增加了美观性,也保证了建筑的牢固性。
“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没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建筑,就可以进行拆除,这是不对的。因为文保单位要一批一批地公布,文物部门进行了登记的,就应该先保护起来,等待有关部门的认定,不能一拆了之。”李铭说,随着现在城市的扩容,古村落消失得很快,这些有珍贵记忆的文物,更应该保存下来。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章丘农村拆迁政策
●章丘农村拆迁名单龙山
●章丘农村拆迁标准
●济南市章丘区农村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章丘村镇拆迁撤并
●章丘 拆迁
●章丘农村房屋拆补偿
●章丘农村拆迁计划
投稿:孙诺
来源:头条-章丘小村即将拆迁,房主呼吁留下清代绣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