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有哪些: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有哪些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行政检察厅)收到了一面从河南寄来的锦旗,锦旗寄托着一位60多岁老人的满心谢意。接受采访时,办案检察官向记者详细讲述了这起沉积多年的信访老案。
王某涉及的行政诉讼多达90余件,时间跨度29年,大部分与此案有关
29年前,王某与李某经法院调解离婚,离婚调解书虽对二人婚后共同居住的宅基地进行了财产分配确认,但双方一直纠纷不断。20年后,该处宅基地面临拆迁,多年纠纷又出现新的争议点。
案件缘于涉案的两份协议,根据这两份协议,王某及其儿女顺利领取到回迁安置补偿共1400余平方米不动产及36万元扶助金、拆迁奖励、过渡费用。
2018年4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区政府、该区某街道办事处履行与其签订的息诉罢访协议中承诺的1400余平方米安置不动产的补偿。法院一审、二审均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驳回王某申请。再审法院裁定认为二审法院起诉期限的起算点不当,但考虑到改判没有实际意义,故不改变原审结果。王某不服法院裁定,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河南省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在起诉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应以行政机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作为起诉期限的起算点。生效判决以协议签订之日作为起诉期限的起算点,适用法律有错误。2020年11月,河南省检察院向最高检提请抗诉。
负责承办此案的最高检第七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韩成军随即着手审阅全部涉案卷宗,在七日内出具了受案文书,并书面回复当事人。
事情远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在案件梳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申请人王某在四级法院涉及的行政诉讼多达90余件,信访时间跨度长达29年,其中很大部分与此案都有密切关系。各级法院基本上未进行实质性审理,一直停留在程序空转阶段。
“要彻底解决问题,首先就要调查核实所有的细节,把来龙去脉理清、理顺,才能找准‘症结’。”韩成军告诉记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查核实。“本案中,法院以申请人超过起诉期限为由裁定驳回起诉。针对此类法院没有进行实体审理的案件,检察机关一方面审查生效裁判是否合法,另一方面围绕行政争议开展调查核实,促进解决当事人的实体诉求。”
案件在程序上可以顺利“办结”,但要多想一步,抗诉之后会如何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在认真研究案情基础上,拟定详细的调查提纲,指令河南省检察院先行调查核实。
作为办案组的主要成员之一,河南省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检察官杨铮表示,最高检的调查提纲针对性很强,无一不是对案件的深层次挖掘,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步“抽丝剥茧”为后面的化解工作奠定了清晰而牢固的基础。
今年3月,最高检办案组赶赴案发地,踏上王某案件调查核实及化解争议之路。最高检第七检察厅检察官助理殷羽佳介绍说,办案组走访了该市某区政府、某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及村委会,详细调查了王某个人及其家庭情况,相关协议签署的背景、过程以及当地拆迁安置补偿等相关规定,细枝末节渐渐清晰。
原来,王某与李某感情一直不好,1991年开始,王某因对派出所处理其家庭矛盾的结果不满,多次上访。1993年二人离婚后,宅基地一直登记在李某名下。拆迁计划启动后,王某无法签订拆迁协议,就此上访。
2013年12月18日,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召开关于王某拆迁安置补偿专题会议,同意补偿王某1400余平方米的安置面积。
据此,2014年11月,街道办事处、村委会与王某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但由于工作疏忽没有写日期;随后,拆迁指挥部按照息诉罢访协议,与王某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为让王某获得拆迁奖励和过渡费,拆迁补偿协议签订日期填写为拆迁改造前期。
但王某却执意认为,行政机关与自己签了两份协议,按照拆迁补偿协议,自己和儿女领到了拆迁补偿,按照息诉罢访协议,“理应”再获得一份补偿。为此,王某采取变换诉讼请求、增加原告人数、滥列被告等方式提起行政诉讼多起,案件涉及四级法院。
法院的生效判决以王某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驳回王某的起诉,显然法律适用错误。据韩成军介绍,办案组就该问题在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案件专家咨询网提问,得到五位专家的回答,均认为王某起诉时并未过起诉期限。
王某未超出起诉期限,检察机关可就生效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直接提出抗诉,“这样,案件在程序上可以顺利‘办结’,但要多想一步,抗诉之后会如何?申请人要求行政机关继续履行协议的诉求没有法律依据且不具有正当性,检察机关如不解决案件背后的深层问题而简单地‘一抗了之’,就像‘陀螺转一圈’又回到争议原点,造成行政诉讼程序再次空转,增加双方诉累。”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直言,该案在事实清楚、法律明晰基础上,完全可以朝着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方向努力。
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忙活我的事,第一次有人认真听我讲这些年的话
据了解,办案组从本案争议焦点和王某实际诉求出发,重点询问了当地相关单位对王某诉求的解决情况。最高检、省、市、区四级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共同研判、讨论并制定专项化解方案,本案争议化解的可行性条件逐渐成熟。
承办检察官在该区检察院接待了王某。王某一上来情绪很激烈,但承办检察官韩成军并未直接阻止她“吐槽”,等她把话说完了、把苦诉尽了,情绪已经“褪去”一多半。“其间,王某与检察官谈到因自己多年信访导致没有好好关心关爱儿女时,面露愧色,眼泛泪光。”办案组以此为切入点,将已调查核实的事实摆到桌面上,把法律讲透彻、道理讲清楚。
根据本案查明的情况,王某已获得1400余平方米的安置不动产,仍通过信访、诉讼等方式再次索要,诉求不合理也不合法,检察机关在厘清案件事实和双方法律责任的基础上,立场坚定,成功说服申请人主动撤回了监督申请。“一次没解释到位的,就再讲一遍;一句不理解的,就多讲几句大白话。”韩成军说。
“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忙活我的事,第一次有人认真听我讲这些年的话,还讲解得这么细致,我再要一份补偿确实不合理。”最终,王某当场主动提出撤回检察监督申请、服判息诉的同时,对检察机关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事后还分别向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和承办检察官寄送锦旗表示感谢。
“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常态化开展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是行政检察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大‘法宝’。”张相军在采访最后表示,真正站在当事人角度,多想一步,再多走一步,精准高效化解行政争议,是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做实行政检察的具体体现,更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落实。
(检察日报 徐日丹 刘亭亭)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拆迁安置信访问题 经验总结
●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汇总
●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有哪些
●拆迁 信访
●征地拆迁信访问题
●拆迁户信访
●房屋拆迁信访
●拆迁安置信访问题清单
投稿:苗雅可
来源:头条-“一次没解释到位,就再讲一遍”,办案检察官细说一起沉年信访案化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