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户头费由谁承担,拆迁户头费是什么意思: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房屋拆迁户头费由谁承担,拆迁户头费是什么意思
2016年,湖南株洲市一家医院的病床上,80岁的刘奶奶形如枯槁,奄奄一息。
8年前,刘奶奶不幸患上尿毒症,必须每周做一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
每月2000多元的医药费,全靠两个儿子的帮助,才能勉强应付。
值得庆幸的是,16年年初,她的家里被征收了。
按照政策,刘奶奶可以获得近40万元的征收款。
这笔钱无异于雪中送炭,是老天爷“恩赐”的救命钱。
然而征收款一发下来,刘奶奶却跳河自杀了,好在大家发现得及时,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说起跳河的缘由,老人泪如雨下:
“我只想要回我的救命钱,可是全部被三儿媳扣下了……”
刘奶奶有三个儿子,自从15年前老伴去世后,她一直由大儿子和二儿子轮流照顾。
三儿媳周琼从未看望过,也没有帮婆婆分摊过医药费,如今还狠心扣下老人的救命钱。
这中间又有什么恩怨呢?
丈夫意外身故
2001年6月,刘奶奶的小儿子梁满华,因为一场意外当场殒命。
一向跟随小儿子一家生活的刘奶奶与丈夫,顿时哭得死去活来。
而最为悲痛的,莫过于梁满华的妻子周琼。
当时,周琼已经怀有6个月的身孕,而她的大女儿梁玲,年仅8岁。
家中顶梁柱的陡然坍塌,让周琼和女儿的生活,举步维艰。
为了维持生计,周琼只能挺着大肚子,去自家后山上捡茶籽,卖钱度日。
即便如此,女儿梁玲下学期的学费,依旧没有着落。
两个大伯哥非但没有出手相帮,反而因为公婆赡养一事,气势汹汹地登门了。
“以后我们三家轮流赡养老人,每家照顾一个月。”老大梁秋率先发话了。
周琼却说道:
“我已经照顾了公婆8年,现在崽她爸刚走,我们娘俩的生活都没有着落,还怎么照顾老人?”
周琼的反对,像一枚丢进池塘的鱼雷,直接炸起了公婆和两位大伯哥的情绪。
他们骂骂咧咧,直指周琼没有良心,丈夫刚走,就想翻脸不认人。
周琼站在自家院子里,一手护住肚子,一手搂住惊恐的女儿,态度坚定,不肯继续赡养公婆。
而接下来公婆的“反击”,让她措手不及。
婆婆指挥着老大和老二,霸占了原本分给丈夫的田地和后山,砍光了后山所有的树。
而原本分给丈夫的祖屋,也被两位大伯哥霸占,在地基上盖起了新房。
婆婆对此振振有词:“你这个外来户,吃绝户的,休想占着我们梁家的财产!”
作为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失去田地和茶树,无异于将她们母女逼上绝路。
可怜周琼一个孕妇,连孕期最基本的营养都无法保证,不得已只能含泪打掉了丈夫的遗腹子。
而她与婆家的情分也彻底断绝,就连公公去世,她也没有上门吊唁。
而对梁玲来说,幼年的这段经历,成了她此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年,她的学费一直拖到年底,两个大伯从不问津,最后是舅舅借着过年给压岁钱的名义,替她补足了学费。
而她的母亲不顾小产后身子虚弱,接了一些帮人做衣服、剪线头的手工活,每天起早贪黑,点灯熬油,一个月下来,也只有200多元收入。
这笔钱,是母女俩唯一的生活保障。
街坊邻居看孤儿寡母日子艰难,时常接济她们,送些饭菜和旧衣服。
而隔壁的两位大伯哥,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却从未伸出过援手。
后来,周琼经人介绍,改嫁给邻村一位老实的汉子,继续住在村里,婚后又生下一个女儿。
令周琼欣慰的是,现任丈夫对大女儿梁玲视如己出,然而幸福的新生活,却丝毫没有改善困窘的局面。
一家四口,仅靠着丈夫在工地出苦力维持生计,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多挣一点收入,二女儿出生不久,周琼就将孩子绑在背上,在村子附近打点零工。
梁家三兄弟的房子,并排而建,仅几步之遥。进进出出的难免碰面,彼此却装作视而不见。
周琼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和梁家人再有交集,没想到一场戏剧性的拆迁,再一次让她和对方纠缠不清。
戏剧性拆迁
早在两年前,村子里就传出拆迁的消息。
据小道消息说,梁家只有老大和老二的房屋,在拆迁范围内,而周琼的房子,则无法划入。
一听这消息,老大梁秋和老二梁军忙活开了。
原来,在梁满华去世后,周琼变更为户主,而婆婆刘奶奶的户口,则改到她名下,一直没有变动。
为了多拿点人头费,老大和老二四处奔波找关系,想将刘奶奶的户口迁到自家名下。
然而拆迁在即,政府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眼看着刘奶奶的人头费打了水漂,老大和老二不胜唏嘘。
然而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让幻想借由拆迁发一笔横财的梁家两兄弟彻底傻眼:
周琼的房子被拆了,获得160余万元的征收款;
而他们的房子,不在拆迁范围内。
消息一出,周琼和女儿梁玲激动地抱头痛哭。
梁玲说:“妈妈,没准这是爸爸在天上显灵了,保佑我们呢。”
含辛茹苦十几年,周琼本想着靠这笔拆迁款,彻底改变贫困的生活,没想到这笔钱的分配,却惹来巨大争议。
在征收款发放了70%后,刘奶奶就带着两个儿子,再次登上周琼的家门。
“拆迁款我也有份,我要拿回属于我的那一份!”80岁的刘奶奶,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却也理直气壮。
按照征收政策,刘奶奶获得户头费、房屋补贴费等共计393100元。
时隔15年,看到“家人”上门, 当年受到的欺辱,对里梁玲来说,历历在目。
这一次,她主动站出来,将瘦弱的妈妈护在身后:
“我们不要你的那一份钱,但是当年你们抢我家房子和田地,现在要赔偿我们10万块钱!”
周琼母女的意思,是扣下10万元征收款,将余下的部分,打到刘奶奶的账户。
眼看到手的横财,“平白无故”少了10万元,刘奶奶和两个儿子哪里肯依。
老大梁秋说:“这些年娘每个月看病,都要花2000多元,你们家拿一分钱了吗?”
“不是你们说的,我和妈妈不是梁家人吗?”梁玲一句话,驳得大伯哑口无言。
双方各持己见,很快闹成一团,辱骂声不绝于耳。
就在这时,刘奶奶气急之下,一路小跑跳了河,这才被众人七手八脚捞上来,送进医院。
再次交涉
看到老母亲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大儿子梁秋气不过,坚持要为母亲讨回公道。
他和二弟媳秀莲,再次浩浩荡荡登上周琼家的大门,见周琼要骑车出门,立即将她堵住。
这一次,他们对周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动提起当年的矛盾,还表示:
“就算你和我们有矛盾,也不该扣下娘的救命钱啊。”
周琼说:“我从来没说要扣下,只是要给我们10万元的补偿。”
“可那是娘的救命钱啊!”
就在气氛胶着之时,梁玲急匆匆从外面赶来,看到大伯将母亲围住,立即挡在二人中间。
村主任也闻讯赶来,他主动劝说周琼母女:
“眼下救人要紧,不如先把以前的恩怨放一放。”
一番交涉后,梁玲同意先拿出5万元给奶奶治病,至于剩下的部分再通过协商解决。
刘奶奶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病躯,也迈着小碎步急匆匆赶来。
她开门见山地表示:“这些钱我谁也不给,我要全部放在医院,用来给我治病!”
看到始终围着钱转的奶奶,梁玲气不打一处来,她也随即改了口:
“奶奶看病的钱我出,但是剩下的部分,要放在我这里保管。”
“我们当儿子的还活着呢,你凭啥保管呢?”一听侄女要扣住钱,梁秋瞬间急了。
“那她的户口,凭什么在我家呢!”
“就算在你家,也轮不到你来管她的钱。”
梁玲突然情绪失控,她指着大伯的鼻子,嘶吼着说出童年时刻在脑海里的伤痛:
“是,我没资格管!毕竟是你们先不承认我妈妈的,你们说她不姓梁!还说我是不相干的人!
“连你儿子到我家门口捡柴,都敢指着我妈妈的鼻子骂她,还问她姓什么!”
梁玲的一席话,让整个场面,瞬间由热烈转为静默。
看着蹲在一旁哭泣的梁玲,梁家人低头不语,表情复杂。
对于梁玲来说,幼年丧父,又亲眼看着母亲受奶奶一家欺负,这种伤痛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化,反而历久弥新。
往事不可回首,现在刘奶奶的征收款,又该如何分配呢?
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周琼母女和梁秋以及秀莲一起来到村委会调解。
梁秋率先表态,他希望能替母亲拿回属于她的征收款。
而周琼则说,要按照房屋实际情况,属于刘奶奶的征收款,应该减去126000元的房屋补贴。
双方依旧不肯低头,就在这时,村支书发话了:“我建议分一点钱给周琼。”
村支书反问梁秋:
“如果周琼的房屋没有被征收,你们是不是就没有机会得到这笔钱?
“如果没有这笔征收款,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赡养老母亲?”
在村支书看来,正是因为刘奶奶的户口挂在周琼名下,才有机会获得征收款。
而当年梁家人对周琼母女做下的行为,全村人有目共睹。
既然如此,不如退一步,考虑一下周琼母女的感受。
……
最后,在村支书的调解下,将刘奶奶名下393100元征收款,分30万给刘奶奶治病;剩下的93100元,归周琼母女所有。
周琼和女儿接受了村支书的提议,并表示如果治疗费不够,她们愿意额外掏钱给刘奶奶看病。
在村支书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协议书,梁玲先付给奶奶15万元,剩余的15万,等征收款全部到位后,她会打到奶奶的账户。
调解结束后,母女俩互相搀扶,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会议室。
结语
这是电视台的一档调解节目,整个节目看下来,让人忍不住心疼周琼母女。
在丈夫去世后,周琼和女儿的处境,无异于在夹缝中求生存。
而更让人心疼的是,周琼腹中的胎儿,也因为生活艰难,不得不引产。
这对一个刚刚经受了丧父之痛的女人来说,无异于锥心刺骨。
再说了,我国法律规定,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义务。
周琼在丈夫去世后,生活难以维系,不愿意继续赡养公婆,也无可指摘。
可是公婆和大伯哥,又有什么权利侵占周琼丈夫的财产呢?
最后,希望周琼母女能尽快走出伤痛,幸福地度过往后的人生。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屋拆迁户头费由谁承担的
●拆迁房屋户头费以什么为标准
●拆迁户头费是什么意思
●拆迁 户头
●拆迁户户头有什么用
●拆迁房子户头怎样算
●拆迁户口费
●房屋拆迁户头费由谁承担责任
投稿:韩诗文
来源:头条-八旬绝症婆婆急需救命钱,儿媳扣下39万拆迁款,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