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拆迁公司有哪些,南宁市拆迁公司: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南宁拆迁公司有哪些,南宁市拆迁公司
不久前,随着一纸拆迁公告贴上公告栏,有着40多年历史的南宁大板一区的拆迁工作,在开展了近十年的前期准备后,正式进入倒计时。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进大板一区,听小区居民讲述在这里居住的感受、故事、回忆,以及对改造的感受和未来的打算。
住户正陆续搬迁,6月底拆除
4月10日,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式发布南宁市大板一区拆迁公告,这标志着大板一区危旧房改造项目,从动迁、签约全面转向搬迁、拆除。公告明确住户从2019年4月20日开始搬迁。6月底,拆迁公司将进场拆除。
4月27日上午,南宁市大板一区的主干道上,不断地有车载着满满的家当开出。郁郁葱葱的人面果树之间,悬挂着十几条写着“搬迁安心、拆房顺心、回迁称心”“搬迁过渡艰苦一时,乔住新居幸福一生”之类的标语。偶尔刮过的一阵大风,把住户熟悉的“红德”老友粉的香味吹得老远,也把人面果树的枯叶吹得纷纷扬扬。
大板一区里挂着很多动员拆迁的横幅。
当日,68岁的侠先生回到了大板一区,他碰到了一个老相识,对方说,因为大板一区即将拆除,很多租户要另找房子,所以附近房子的租金已经涨了几成。侠先生的老房子在26栋,他2012年搬走之后,房子就出租了,他几乎就没有再回来过。此时,他连门钥匙也没有,只能敲门进去。侠先生说:“我们是最早响应搬迁政策的,2012年,我们配合做了统计后,就搬走了,目前自己也是租房住。”
侠先生夫妇回到老房子里,让记者帮拍张照片留念。
南宁最早的住宅小区,当时算是“豪宅”
大板一区的房子,如今看起来很破旧,但它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广西地方志办、南宁城市建设档案馆的资料显示,大板一区原址是南宁旧机场(邕宁机场),抗战时期在狙击日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5年4月,机场场道区交由市政建设使用,1974年,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此筹建自治区人民政府住宅一区(筹建时名称),它是南宁最早的住宅小区。
据《南宁市志》(1998年版)记载,上世纪70年代末,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研制推广混凝土空心大板预制结构住宅建筑,其墙与楼层面均各用一块预制空心大板组装焊接灌浆而成,特点是建设速度快、造价低。大板一区作为该技术的第一个应用成果,获得1981年广西科技成果一等奖、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也因此更名为“大板一区”。从当时的施工图纸报审单上可以看到,有些楼栋还配有窗式空调,算得上当时的“豪宅”。
这名女士离开家之前,不舍地看着墙上那张自己的照片,这里有很多的记忆
说起住在大板一区的感受,不论是住了二三十年的老居民还是只住了一两年的租户,说得最多的就是“方便”。“南门出去就是星湖菜市,还有电子科技一条街,拐个弯就是星湖电影院,旁边是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西门出去对面是梦之岛,往民族大道走一点就有地铁站。”在大板一区里长大的“80后”黄女士感叹,小区内及周边的各种配套,几乎可以“承包”吃住行游购娱。
这也是许多老居民,在大板一区逐渐“老”去后,即便有条件,也不愿意搬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楼里居住的原因。年过八旬的韦阿婆表示,她的两个儿子十多年前就已搬到埌东、凤岭片区的新房里了,也多次提出要接她过去住,但都被她拒绝了。
小朋友正在小区里无忧无虑地玩耍。
房子大多出租,老邻居越来越少
如今走在大板一区里的小路上,能看到不少房屋的墙壁上挂着“某某科技公司”“某某售后服务中心”的牌子。还有一些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咖啡吧、桌游吧等,给这个外表陈旧的老小区带来了一些现代气息。多名大板一区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之前,小区里的住户基本上都是区直机关的干部和家属。后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南宁市实施城市建设“一三六工程”,许多区直单位都搬到了埌东、埌西片区,不少老居民开始到城市新区购置新居,大板一区的旧房就闲置下来。“到了大概2010年,我的‘发小’就全都搬走了,小区里的陌生人越来越多。”黄女士回忆。
2000年前后,伴随着星湖路上的电子科技产品生意日渐火热,越来越多在星湖路各个电脑城以及周边打工的外来务工者,开始在大板一区里租住老居民搬走后留下的闲置房屋。来自柳州的韦先生就曾租住在大板一区里。韦先生说,大学毕业后,他就和同宿舍的几名好友,在大板一区合租了一套四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房间每月租金300元。房子虽然旧了些,每天晚上还要和蚊虫斗智斗勇,但好在小区和周边治安好,配套全,上班也近。
还有许多电子科技公司,看中了大板一区一楼房屋方便装卸货的优势,租来用作仓库。开在小区的一些小店甚至连招牌都没有,只有去过的人引路才能找到。小区里的住户构成,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
大板一区的房屋显得很老旧。
大家支持改造,但又感觉不舍
“我们今天下午搬,你们什么时候搬?”“也快了,下星期吧。”5月1日中午,两名老邻居在大板一区的楼道里相遇,互相以搬迁为话题打起了招呼。对于小区即将被拆除改造的事实,很多居民早已有心理准备。“很多比我们建得晚的小区,都已经完成危旧房改造了。”小区居民陈先生说,早在近10年前,邻居之间就开始传小区要改造的消息,相关部门也确实到小区里开展前期摸底工作。后来,动员住户签订搬迁协议等工作陆续展开,相关单位还多次到小区里开会,解答居民关注的各种问题,但迟迟不见正式的搬迁和拆除通知,“听说是有少数居民不同意”。
小区住户正在忙着搬家
实际上,大板一区的改造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支持。居民黄女士说,除了房屋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外,大板房的缺点也很明显,冬冷夏热,隔音差。尤其是近几年很多房屋被出租用作仓库后,装卸货的声音经常把她吵醒。由于房屋不高,树木茂密,楼房采光不好、比较潮湿,老鼠、蚊虫也特别多。每次晚上出门,几乎都会看到老鼠在小区里乱窜。居民陈先生表示,他很喜欢古城路这一带的居住环境,但觉得房子太旧了,停车位又难找,十年前已搬到凤岭北居住。“我希望早点建好新房,回这边住更方便。”
很有年代感的老路灯,见证着这个小区的历史。
虽然大家都盼着拆,但拆迁的消息正式“落地”,许多老居民又感觉不舍。“毕竟是自己从小到大住了30多年的地方,小时候爬过的小树都长到三层楼高了,到处都是回忆。”居民刘女士感叹。多名居民表示,舍不得的还有住在这里的老邻居。就怕新房建好,老邻居不回来住了。
经常聚在一起的老朋友快要分开了,她们更加珍惜相聚拉家常的时光。
原址将建住房超2000套
说起搬迁后的打算,不少居民都表示,多年前已经不在大板一区里住了,自己的房子这几年一直在出租,对生活没有影响。不过将来新房建好了,还是会考虑回来这边住。而对于一直住在大板一区里的居民,则大多表示仍想在附近租房过渡。“在古城路住习惯了,去别的地方感觉不舒服。”居民杜先生说,他已经在古城路上另一个单位大院租下一套两室一厅,5月底前就会搬过去。
据悉,大板一区被拆除后,原址将计划修建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住宅区,住房总套数超过2000套,并配套有地下停车场、沿街商业等设施。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和代建单位,已多次与业主代表就规划设计细节进行沟通和修改,相关方案已基本取得了业主的支持。
大板一区改造效果图。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正对大板一区内的树木移植工程开展招标,计划移植超过300株人面果、扁桃等树木。这意味着,伴随着许多老居民成长的大树,有望得到移植保存。如果有缘,大板一区的老居民们,将来还有机会能看到它们。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巫碧燕 罗暘 实习生 姜慧花/文 记者 唐辉吉 罗暘/图
编辑丨莫妮娜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南宁拆迁公司有哪些公司
●南宁拆迁公司有哪些地方
●南宁市拆迁公司
●广西南宁最牛拆迁户
●南宁拆迁赔偿标准
●南宁专业拆房公司
●广西南宁拆迁办
●南宁拆迁公司有哪些名字
投稿:沈文
来源:头条-再见啦!有着40多年历史的大板一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