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律师费,拆迁房律师费怎么收:在线拆迁法律咨询
拆迁房律师费,拆迁房律师费怎么收
■点击右上角【关注】“贾素飞征地拆迁律师”头条号,私信回复“咨询”,即可享有一对一法律服务咨询。
■征地拆迁律师四有新标准:有专长;有态度;有口碑;有人情味
■拆迁维权有套路;高额补偿有妙招
来源:李杰2016 ,公号:溪上徐行;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1月11日,文化艺术中心。今天要在这里召开拆迁安置大会。早7点,艺术中心前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天真冷,心真热。已经在外漂了两年半了,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
老人、孩子们都来了。五百多户,千把口人,挤在会场里。座位早满了,过道上也挤满了,到处都是嗡嗡的人声。
尽管大喇叭不断提醒大家不要在会场里抽烟,空气里还是弥漫着呛人的烟味。
两年半的时间,大家分散在各处租房,邻里本家也不常常会面。
今天好不容易遇见了,老远就大声的招呼着,从人群里挤过来,凑在一处,围绕着分楼有着无尽的话题。
上午8点,住建局和办事处的相关人员和公证人到达了主席台。
一队特警穿过人群,在主席台下分散开站到预定位置。
安置大会开始了。
先是介绍安置小区情况,大力颂扬政府为改善大家伙的居住条件如何的费心费力。对大家谆谆善诱:“能住上这么好的小区,要感恩政府感恩国家。”
大家乱哄哄的交谈着也没人认真听。
紧接着宣读抽签规则和要求。这个我们可是认认真真的听明白了,和早前大家在群里流传的一样。
简单表述一下,就是要进行两轮抽签。
第1轮,按宅院在原来村中的位置排出先后顺序,依次上台抽取第2轮抽签的序号。
第2轮,依照第1轮抽签结果依次上台抽取自己的楼房号。
抽个签为啥还要搞两轮,费时费力?
你看,这么多人,大家上台抽签总的有个先后顺序吧。
况且,这次安置情况有所不同。
本次的安置楼分为普通多层楼房和带电梯的高层楼房两种,需要缴纳的房款也不同,高层每平米要比多层多交287元。
这样算下来,95平米的一套高层楼就要比多层多交近三万块钱。
我们村普通村民的月收入也就两三千。挣个钱不容易,经济条件差点的都想省钱选多层。
家中有老人和腿脚不方便的还是尽可能选择带电梯的。
当然也有开大车跑运输或是自己做生意的,有经济实力的,也想要高层带电梯的,将来老了生活更方便。
大家各有需求,但两种房型的套数有限,尤其是多层楼房的套数更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达成所愿。先抽签的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后抽的只能听天由命。
因此如何安排谁先谁后,就是矛盾的聚焦点。
这样安排两轮抽签,按宅院位置事先排好的上台顺序对抽签结果是没什么影响的,大家也就不会有异议了。
这么大费周章就是为了让你明白,你的抽签完全依靠你的个人运气,不管结果怎样你都得认命,过后绝无后账可找。
第一轮抽签开始了。现场一排桌子,工作人员坐在桌后。
前一个人抽取后,交给工作人员打开对着喇叭念出号码后,下一个人再抽取。台上台下的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完整的抽签过程。
会场气氛还是蛮轻松的。每一个抽出的号码在喇叭里播报后,大家都会调笑一阵子。当1号被抽出时,到处都是“ho,ho”的惊叹声。
所以你看,人是多么有智慧的生物。只要肯,就能把事情做的公平、公正、公开,做的大多数人没意见。
实现公平、公正在理论层面并无困难,操作方法也可以极其简单,公开、透明就是了。
但是天下之大,利益的博弈永远暗流涌动无处不在,这么多的不公平不过是不想公平。
第一轮一直在进行,中午也不休息,四个小时过后,第二轮开始了。
会场开始变得安静了,气氛也有些沉滞。
大家依次上台,抽签后表情各异,几家欢喜几家愁。等候的比抽签的更焦急,迫不及待的打听着亲朋的抽签结果。
二十多号以后,95平米的多层就没有了,只剩下高层了。
轮到我们家时,我心里特紧张,我觉得我是个特别没运气的人,无论如何我也不去。第一次是我老公去的,但他一定要我陪着。过后他吹牛说他一点也不紧张,我反正不信。
多层楼房没电梯,楼层越低越好。高层楼房有电梯,楼层高的更舒适。
老公确实手气不凡,楼层和房号都抽的很好。
我们的第二次抽签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老公说了,抽的好算我的,抽的不好算他的,所以我就去了。
没想到,我抽到的也是1单元503和老公抽到的一模一样,而且我们是相邻的前后楼,隔窗相望。
周围的的亲戚朋友们抽到的楼层也都挺好的。当然也有运气真真差的,两套房子,多层抽个顶楼,高层呢却抽个一楼。
我认真想了想有关这个运气的问题。
这次分房多层楼房总共165套,其中顶楼39套。高层总共502套,其中一楼46套。所以你看,抽到多层的顶楼和高层的一楼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多数人都在大概率里,运气不好的人才是少数。
抽完签,大家都赶去安置小区看自己家分的房了,小区里人很多,三五成群,见了面免不了相互打听楼分的咋样。得意的,大声炫耀,失意的,遮遮掩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人性真是很微妙的东东。
你好我也好的,互相祝贺。
你不好我也不好的,抱团取暖。
你好我不好的,小羡慕小嫉妒小恨。
你不好我好的,心里有种跳出火坑回头看看别人还在里头的小得意。
我们的安置小区,说真的还是蛮棒的,这也是大伙儿的共识。小区西侧即将修建一个公园,周围环境很安静。重要的是楼间距比一般小区要大很多,视野开阔,阳光充足,建筑质量很好,据官方报道还是省优工程。
反正就是自家东西自己觉得好,敝帚自珍。
高兴过后,折磨人的现实摆在面前,新房虽好,要交的房钱也不少啊。
房款是这么算的,原来村里的宅院只算正房面积,分楼时多算10%的面积,这叫应安置面积。多出十五平米之内叫超面积,再多十五平米之内的叫增面积第一档,再多的叫赠面积第二档。
我发现同样是多层75平米,一个小宅院安置一套75平的楼房和一个大宅院安置了两套楼房,其中一套75平的。后一种情况房款多了3750元。
说是政策规定一个宅院分两套房的,只有一套有超面积档,75平米那一套就从安置面积直接跳到了增面积第一档了。
拆迁时每个宅院都有拆迁费,拆迁费与房子的新旧,东西厢房的面积,院内种植的树木等等有关,各家各户各不相同,算法貌似很复杂,我也不甚了了。
算出的房款减掉拆迁费和十九个月的租房补助,就是最终要交的房款。所以就算分的房子相同,交的房钱每户都不一样。
大体上,分两套房子的,得再交将近十万元,分三套房子的的交的就更多了。
群里开始传各种小消息,黑幕说,不公说,各种议论层出不穷。
认为分房政策不合理的也开始招呼大家一起找律师,分摊律师费。
分到高层一楼的也觉得不合理,楼层不好,价格却一样,用不着电梯却要和高楼层一样交费。也招呼所有一楼的都去政府反映反映。
在群里吵吵了半天,只是发泄发泄,都也不积极。
没人组织,没人带头,没什么实际行动,慢慢的劲头小了,情绪也湮灭了。
大家真正齐心协力一起行动起来的,是抵制小区物业。
分房程序是交完物业费才能拿钥匙。这时大家才发现小区物业费是高层每平1元,加上电费公摊,垃圾清运费。以95平米的高层为例,一户一年的物业费将近一千二百元。还有车辆进出小区要办卡收卡费等等。
对比其他安置小区,这个收费显然是太高了。在我们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小县城,高质量的服务和省钱之间人们是一致倾向于省钱的。况且小地方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物业收费高也不见得服务就会好。
这下大家不满了,凭什么制定的这么个收费标准,依据是什么?
于是大家在群里相约到镇办事处聚集,到政府部门聚集。当时去了很多的人,坚决要求更换物业,降低物业费。
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小区的物业费降为每平三毛五,三年以后再协商新的物业收费。
降费了,原来的物业仍想继续干,但大伙都不同意,终于物业也换了。
一切慢慢归于平静。
生活一刻不停的继续着,各自在忙着各自的日子。
群里发消息也多是打听邻居是谁,问油烟机燃气灶价格,垒灶台,咨询各种装修问题。
小区门口开始摆上了家俱摊子,停了好多挂满各种广告的车子,拉家具被褥的车子开始进进出出。
拆迁应该是个敏感的话题。
提到拆迁,大家可能就会想到“暴利”、“强拆”。
孤军奋战、拼死抗争的钉子户似乎也是拆迁的标配。
之前,我也和大家一样的愤青过。毕竟在网络上新闻里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报道。
每个人都会对社会不公嫉恶不已,尽管我们可能满是无力感。
但当我身处其中,我才发现自己的感受并不同于曾经旁观的我。
正因此,我才想把我所经历的拆迁记录下来。
只是真实的记录了我所经历的,和大家想象的或许不同。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个人英雄主义,也没有升华到家国的高层次,更多的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考量和对现实的妥协。
在这个到处都在建楼的时代,拆迁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多数的拆迁过程都像我所经历的这样相对平和。
都是成年人,会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国家大事,肉食者谋之。
我们只不过想安安稳稳的好好活着,如果这是软弱,那么更好的选择是什么?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拆迁房律师费多少钱
●拆迁房律师费由谁承担
●拆迁房律师费怎么收
●拆迁律师费怎么算
●拆迁律师费用收取标准
●拆迁律师收费标准2020
●拆迁补偿律师收费标准
●拆迁房律师费多少
投稿:安伊
来源:头条-我所经历的拆迁,安置房楼层和房号都抽的很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