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运律师:究竟为何要搞“合村并居”,合村并居的原因:今日拆迁法律话题
此前,山东省自然资源部门提出,将编制全省村庄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全省合村并居规划指导,稳妥推进合村并居。此政策一出,引发社会关注。
但没想到的是,在推进合村并居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诸如大面积拆除农民的房子、迫使农民上楼、对房屋评估和补偿标准不一、补偿不合理,拒绝签字的村民遭遇田地被挖、断路断电、门口被放鞭炮、房屋玻璃被砸等,一时间,引发不小的争议。
就连多位教授也公开质疑山东“合村并居”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搞政绩工程,“逼农民上楼”。
山东合村并居之所以出现了这么多的抱怨声,除了以上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外,更多的是村民千百年来的生存环境和投入毕生心血的居所被“推倒”,这在实际权益还是心理层面,都会给村民造成显著的震荡。
也就是说,农民住得好好的大院子被拆了,还要再另外花钱上楼,远离土地,农民自然不满意。换言之,村居合并,远不只是“一拆了之”这么简单。
村民的态度,舆论的争议,学者的建言,可能都是目前社会对村居合并最真实、客观的立场表达。
不过,针对以上的一些问题,山东省政府在2020年6月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上表示:“拆不拆、搬不搬、建不建,由农民群众说了算,村民同意率必须达到95%以上才能实施,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不能增加农民负担,更不能违法违规、伤农害农”。
究竟为何要搞“合村并居”?
单就“合村并居”来说,有人认为是一些地方借助土地制度改革运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发达地区本地的地票交易可以跨区等政策,推进“合村并居”,其目的是为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产促进城乡融合;也有人认为,山东“合村并居”之所以陷入争议,关键问题在于土地增减政策挂钩,这让村民和集体失去了主体性。
不过就合村并居,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说法,好比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无论怎么样,都不能拿农民的幸福来搞事情,必须要保障农民的权益。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相关人员是怎么说的。
谈到为何要搞合村并居的原因,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琥介绍说,山东农村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密度高。全省行政村数量6.95万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农村平均人口全国倒数第二,空心村多,空间布局分散,导致了配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成本高,不经济。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空心村多、老人和留守儿童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群众主体、依法依规、稳妥有序”的前提下,适当布局建设一部分农村社区是必要的。
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取得的收益建社区?
所谓的土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不过就是否是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相关人员则表示:“这种情况不存在。
对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的使用管理,国家有严格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等文件精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取得的收益,严格执行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统筹支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支出。
而且,国家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护耕地资源、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并不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且也有不少的地区因此受益。
其次,对相关土地收益使用的情况,只要发现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将会立即予以纠正,并严肃问责,确保土地收益“来自农村、用于农村"。
虽然增减挂钩政策本身并没有错,但关键还是要看怎么用。用好了增减挂钩这个政策,不但可以增加政府收入,还能够帮助农民把宅基地转变成可以上市流通的房屋,让农民财产权利更加“硬核”。
总之就是一点,不论是通过“合村并居”的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产促进城乡融合项目,还是以增减挂钩增加财政财力,只要能真的能办好,能真正的贯彻农民主体的原则,切切实实的以农民的角度去做,这对农民来说会是一件大好事。
最后,圣运律师提醒大家,如果在合村并居过程中,发现有以上所描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的反映,同时,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千万不要一味的沉默,这样只会让自己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村并居为什么被叫停
●合村并居的原因
●合村并居意义何在
●合村并居是真的吗
●合村并居是强制性的吗
●合村并居的利弊
●什么叫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的原因
●为什么要合村并居
●合村并居还搞吗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内容审核:黄旭晖律师
来源:头条-圣运律师:究竟为何要搞“合村并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