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对村民委员会能否提起“民告官”行政诉讼?,2018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开始实施。其中,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不服提起诉
2018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开始实施。其中,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为被告。”该条规定赋予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主体资格,但仅限于村委会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具体情况。
那什么情况属于“村委会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履行行政职责”呢?
第一,管理集体所有土地。最常见的行为是村委会发包和调整村民承包的土地。《村委会组织法》第八条、《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了村委会管理村集体土地、发包和调整村民承包的土地,属于法律授权行为。如果村民不接受这种行为,村委会可以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是确定和分配村民待遇的行为。比如发放口粮补贴,分配村集体经济收入收入,分配征地补偿等。《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村委会应当对上述领域的行政权力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第三,村委会同意或不同意户口迁入的行为。根据各省户口登记管理规范,迁入农村户口需要迁入当地村委会出具书面同意证明,方可办理迁入手续。这种行为是基于当地法律法规或当地政府法规的授权行为。如果村民不接受这种行为,村委会也可以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收回宅基地的行为。2013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平度金沟子村委会强制陈宝成户收回宅基地。由此引发的陈宝成暴力违法案件轰动一时,暴露了“民事”收回的风险隐患。《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条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村委会对村民宅基地的管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这些管理行为属于法律授权行为,理顺了“行政”收回的基础,为村民维权建立了诉讼路径。
村委会除了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行为外,还可以根据行政机关的指示实施一定的行为。比如,村民被责令限期拆除违章建筑,区县人民政府与村民协议搬迁等。如果类似行为有相应的批准文件证明,村委会应当接受相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委托,村委会不应当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而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当事人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受行政机关委托的行为不服。”
律师提醒你,在村委会管理村集体事务、实施各种行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规范、不合法的情况,可能会损害你的切身利益。村委会实施的行为是否可以直接起诉维权,还需要审查个案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是委托行为,需要调查收集相应证据支持我们的诉讼请求。建议你委托专业律师解决这些专业问题,让维权更有保障。
{"type":"img","link":"https://pics6.baidu.com/feed/32fa828ba61ea8d300d608ea7e24b342241f5827.jpeg@f_auto?token=d47b79e2958219933c38bf7f65a2f7a3","imgHeight":427,"imgWidth":640,"gifsrc":"","gifsize":"","gifbytes":"","caption":"","text-align":"center","image-align":"●村委会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起诉
●民告村委会能赢吗
●村民委员会的决定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最高院观点
●村民委员会能否作为民事诉讼主体
●村民委员会能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村民能告村民委员会吗
●村民委员会可以发公告吗
●民告村委会能赢吗
●村民委员会办法
●以村民委员会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例
内容审核:李轩教授
来源:临律-2023年关于对村民委员会能否提起“民告官”行政诉讼?,民告村委会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