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 环保拆迁 集体土地 企业 国有土地 强拆维权 工程占地 农田征收
电       话: 400-1598098 咨询热线: 13811117637

地方财政不断承压 专家建议破解财政现实困境的九种办法,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举措?:今日城市更新在线法律咨询

  • 发布时间:

    2024-09-10 23:34:35
  • 作者:

    圣运律师
  • 字体大小

    []

地方财政不断承压 专家建议破解财政现实困境的九种办法, 地方财政压力大吗? 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唐凤池直接来了一句:“当然大了,由于疫情、宏观经济形势等多方面的影响,国际形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很多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不断承压 专家建议破解财政现实困境的九种办法,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举措?:今日城市更新在线法律咨询

一、地方财政不断承压 专家建议破解财政现实困境的九种办法

地方财政压力大吗?


      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唐凤池直接来了一句:“当然大了,由于疫情、宏观经济形势等多方面的影响,国际形势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地方财政非常困难,很多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一些地方甚至公务员的开支都存在困难,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已经是普遍情形,全国大部分地方的财政都非常困难,包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其实,不止是一直从事政府投融资业务的唐凤池能够感觉到地方财政的巨大压力,政策层也感觉到了,所以推出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


      但是,即便这样今年还是有很多地方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唐凤池给记者举例,今年很多地方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增长率都大幅调低,以至于不少地方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按按照以前的预测,所有PPP项目每年累计政府付费额度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以内,现在因为财政增长率降低,支出可能超出10%。


      “另外,地方政府想做的事情不少,根据“十四五”规划,需要上马的项目有很多,包括市政、环保、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产业园的建设等,很多项目需要做,但是没钱干。有些项目可以申请部分专项债券,但地方政府还是没有需要的配套资金,项目很难落地。”唐凤池告诉记者。


原因


      唐凤池认为,财政压力的主要是因为疫情、土地收入下降、债务问题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他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产业萧条,从而造成税收等大幅下降。另外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以往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现在也大幅下降;前些年政府地方政府的债务集中到期,包括城投公司的债务,现在到了偿还期,偿债压力非常大。前些年做的一些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其中涉及政府付费的,现在到了付费期,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


      税收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然维持正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49亿元,同比增长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3088亿元,同比增长9.5%。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非税收入9585亿元,同比增长14.2%。


      但是,对地方政府影响更大的是土地出让收入,2021年,国办督查室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公开通报了河北省霸州市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在霸州政府的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减收并不多,下降厉害的是以土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公开信息显示,霸州政府性基金收入,经过2021年9月与12月的两次调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从年初的54.89亿元一路下调至6.24亿元。


      进入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仍未好转。财政部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 而去年同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467亿元,同比增长48.1%。


环境


      财政压力加大,地方政府是否还能够在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唐凤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了解到,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研究怎么缓解地方财政困局,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找到我们,让帮助地方政府研究如何化解债务、增加财政收入。”


      “其实,化债、创收跟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道理差不多,无非是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解决当下问题、放眼长远发展。”唐凤池告诉记者。


      唐凤池认为,要给地方政府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对地方政府领导来说,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目前地方政府领导面临着很大难题:不做事不行,上有绩效考核的压力、中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下有民生需要改善;想做事也很难,没钱,得想办法解决,想办法就容易犯规,很可能被审计出违规的现象。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打消地方政府领导的一些顾虑,鼓励真正想做事的人,鼓励地方政府投资人想干事、干好事,增强他们做事的信心。”


      从投融资的政策来说,唐凤池认为应该适当放宽政策,不能把所有的门都关上,得让地方政府还有一些合规路径可走。“比如某地一个环保项目,环保稽查要求必须尽快上马,否则可能被问责,可是地方政府没钱干。按照相关规定,政府投资项目不能违规举债、不能垫资施工。采用PPP模式又没有财承空间了,申请专项债又不能确定下来,即使下来了,政府还是缺少配套资金,项目还是无法顺利实施,这样下来,项目进行几乎所有的路径都被堵上了。”


      “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开前门、堵后门,有合规的路径可走。”唐凤池举例,比如财政部 PPP项目库的存量项目入库审核,之前由于某些地方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后来入库审核暂停了,到目前为止已经快一年了,尚未放开。还有一些基层的审计人员工作积极认真,但是在审核过程中间过于严苛,对一些项目出具非常严格的审计意见,不少项目认定成增加隐性债务。这样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就感觉自己不会干了,做事的时候就会很犹豫,‘前怕狼后怕虎’。这就像篮球比赛,裁判员吹哨过于严格,或者是吹得太频繁,球员就会无所适从,比赛就没法看了。


建议


      在唐凤池看来,地方政府缓解财政困难的一些主要方法必须符合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尤其不能违反国有资产的处置程序、不能增加隐性债务,否则会被问责、追责。具体到某一个地方怎么做,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定,毕竟每个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不同、所拥有的资源也不同。“跟打牌似的,需要了解游戏规则、看看手里有什么牌,再说怎么打。”


      唐凤池为地方政府开源节流增收提供了九个办法,分别是:


一是债务展期、置换。对地方债务进行梳理,需要跟金融机构去对接,可以展期的展期,需要置换的置换。


二是将政府手头的一些闲置资产、有稳定收益的资产,采取股权转让、资产转让、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进行变现。


三是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转型、做大做强,改善其财务状况,信用等级,使其具备市场生存能力。


四是从项目的必要性对拟建项目进行梳理,确实必须要做的项目才上马,需要上马的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分近远期实施,不靠谱的项目去除。


五是从投融资模式对拟建项目进行梳理:了解上级有无针对这些行业的优惠政策,把政策用足;有条件的项目可以引进社会资本,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来做,这样能把付款的年限拉长,可以缓解地方政府近期的财政压力;充分挖掘使用者付费的来源,减少政府付费额度。


六是很多项目可研报告的投资额虚高,水分很大,有压缩的空间,要科学论证,该压缩的要压缩;即使没有压缩空间,也可以考虑是不是需要全部一次建成,一步到位,能否分期建设。比如拟建一个10万吨的水厂,可以根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先建一个5万吨的,预留好条件,以后有了需求再扩建。其他项目也是类似,这样可以减小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七是已完工程结算审计,要做实。


八是能否谋划一些来钱快的项目,比如一些滩涂用地、未利用地、一些标准不太高的农田,经过土地整治,做完以后,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可以指标流转,增加地方政府现金流。


九是从长期看,还是要改善营商环境、积极的招商引资,培育、导入一些优质产业,对GDP、对就业、对长期的财政收入都有改善。

二、紧缩财政的政策是什么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政策的松紧搭配是指同一时期内不同政策的相互配合松紧搭配可以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也可以是财政政策内部各种财政手段之间的配合。

财政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依法征税工作;严格清理和控制税收的减免优惠;逐步将一部分预算外资金转入预算内,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国防费、重点建设基金、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并保证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作不同程度的压缩;坚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控制社会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以后,财政上则转向紧中有松的搭配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强税收征管、调节预算外资金、向居民和企业发行国库券和控制预算支出规模等措施,继续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支农支出,保证重点建设投资,增加教育和科技支出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法律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十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没收违法所得,依法撤销擅自开立的账户。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挪用、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三、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举措?

增加税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 四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财政管理上,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方针,服从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财政管理的职权。

h3>四、紧缩财政的政策是什么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政策的松紧搭配是指同一时期内不同政策的相互配合松紧搭配可以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也可以是财政政策内部各种财政手段之间的配合。

财政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的依法征税工作;严格清理和控制税收的减免优惠;逐步将一部分预算外资金转入预算内,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适当增加国防费、重点建设基金、农业、教育科学事业的投入,并保证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作不同程度的压缩;坚持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控制社会投资总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等。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以后,财政上则转向紧中有松的搭配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强税收征管、调节预算外资金、向居民和企业发行国库券和控制预算支出规模等措施,继续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支农支出,保证重点建设投资,增加教育和科技支出等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法律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第十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没收违法所得,依法撤销擅自开立的账户。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被挪用、骗取的有关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二)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三)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破解财政困局

如何破解财政难题

克服财政困难

破解财政收支难题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如何破解县级财政资金困境

缓解地方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

如何破解财政难题

缓解财政压力提三点合理化建议

如何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为您推荐与本文相关内容阅读

专家建议房屋拆迁补偿税收,拆迁补偿契税税收政策 个人 家庭承担吗:今日房屋拆迁补偿规定更新

内容审核:冯立影律师

来源:临律-地方财政不断承压 专家建议破解财政现实困境的九种办法,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电话:400-1598098    邮箱:syls@bjshen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甲40号二十一世纪大厦3层

拆迁律师  征地律师  征地拆迁补偿  版权所有 ©2011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备案号:京ICP备11044403号